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2016-04-10 14:08宋方兴王涛何纪清
山东水利 2016年10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环境保护区域

宋方兴,王涛,何纪清

(1.潍坊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山东潍坊261205;2.潍坊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潍坊261031)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宋方兴1,王涛1,何纪清2

(1.潍坊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山东潍坊261205;2.潍坊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潍坊261031)

生态环境是一切影响生物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外界条件,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国家大规模兴建水利水电工程,这一举措在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打破了生态环境原有的平衡状态。为了妥善处理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本文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影响因素;保护对策

1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建在天然河道上,这无疑会使局部河道形成非连续化或均一化的形态,从而影响了河流生态环境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1)水库蓄水以后,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方面,水面明显低于路面,从而增大了水面的热量辐射值,并使得坝前的水温高于天然河道的水温,这会对鱼类的繁殖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河道下游的鱼类会推迟产卵期。

2)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减小了区域内河流的水速,从而影响了对污物的迁移扩散及水气界面的交换,并最终降低了水质的自净能力,同时加速了水土中重金属的沉降速度,这会加重重金属对水质的污染程度。

3)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区域内气候的变化规律,特别是水库的建设增加了水的蒸发量,从而形成了雾天多、降水量大的气候。

4)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

1.2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1)破坏了农田、草皮和林地等。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直接破坏大量的植被,进而破坏了陆生生物的栖息环境,而在工程建设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难免会直接流向河流,从而使得河道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并最终破坏了水生植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

2)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河流区域植被种类的多样化,从而减少了物种的群居数量,并最终改变了这一区域中动物与植物的结构关系,同时工程的建设运行增加了河流区域的湿度,从而破坏了鸟兽在这一区域的栖息环境,并迫使其迁移至其他地区,这无疑会对动物的生活习性产生不利影响。

1.3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主要从以下方面影响建设区域的社会环境。淹没范围与工程范围的土地占用及移民安置;交通、工矿等基础设施的迁移重建;文物古迹的迁移和保护等。通常而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直接影响区域内的工厂、道路、森林、房屋、土地甚至文物古迹等,从而给这一区域造成巨大的损失。另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引起水位上升、耕地盐碱化、气候变化等,从而加剧了(非)生物性疾病的传播,这无疑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换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要求将区域内的居民迁移至其他地方进行重新安置,同时还需对新城进行规划和建设及利用当地的资源来开办工厂和企业等,但在这一过程中一旦规建不合理,便会引起二次污染而造成新的环境问题。

2 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2.1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规划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以前,通过调查、预测及评价这一工程建设活动对建址附近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来防止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其中,环境状态调查的内容包括人口、水生生物、土壤、水质、环境和气候等;环境影响预测通常以环境状态调查为依据,即预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综合评价要求从整体角度评价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运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并据此比选最优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2.2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

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去贯彻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工程设计应立足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的生长、鱼类的繁殖、动物与鸟禽的栖息等创造有利的条件。

2)工程建设应尽量选用对动植物生存与发展有利的环保材料和环保技术等。

3)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应采用水力美学原理,以保证其与景观环境的协调性,并将疾病与病虫害的防治反映在设计方案中

4)在水利水电工程建成以后,针对工程运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监测与反馈机制,用以对区域环境进行跟踪评价,并对存在明显不良影响的环境提出改进意见,以使这一破坏程度下降至最低水平。

2.3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运行中,按“谁开发、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一种法制化、稳定的补偿机制,即:根据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果,采取生态环境补偿、增殖放流和过鱼设施等措施来协调水生生物保护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关系。比如,针对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通过修建过鱼设施、自然保护区及采取人工增殖放流等补偿措施来应对区域中生物资源衰退的问题。

2.4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只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开展,即:认清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运行一定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并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建与运行中,将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考虑其中,以便同步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积极宣传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与法规,以鼓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来,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提供有利条件。

2.5重视工程运行管理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制定科学的调度运行方案,注意优先满足的是生活用水,而重点考虑的是生态用水,同时将其他用水兼顾其中,即:在满足居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从生态效益的角度开展生态调度工作;为河道留足生态水量,并适当满足航运、发电和灌溉等用水需求;结合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环保设计要求及工程调度运行要求,制定科学的环境监测计划及按计划(不)定期监测环境要素,用以指导工程调度与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为人民谋福祉的同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只有在充分认清这一影响关系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才能最终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

[1]孙晓岩.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2(10):125-126.

[2]司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人民黄河,2012,34(2):126-127,130.

[3]张百福.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价值工程,2014,(6):70-71.

[4]尚攀,陈玲.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价值工程,2014,(21):78-79.

[5]林先勇.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1628-1628.

[6]王奕海.简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意义[J].房地产导刊,2014,(33):183-183.

[7]何合.水利水电工程对施工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9):1379-1379.

(责任编辑迟明春)

X832

B

1009-6159(2016)-10-0047-02

2016-06-06

宋方兴(1986—),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环境保护区域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分割区域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农村水利水电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MD4-1000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水利水电工程赶工索赔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