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初探

2016-04-10 14:08张立华张鲁婧
山东水利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产权制度济南市农田水利

张立华,张鲁婧

(1.山东省海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山东济南250100;2.济南市水利局,山东济南250099)

济南市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初探

张立华1,张鲁婧2

(1.山东省海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山东济南250100;2.济南市水利局,山东济南250099)

以济南市为例,总结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情况,分析了产权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深入开展产权制度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济南市;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农村水利

济南市是资源型缺水城市,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60%左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济南市设计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灌区30处,建成水池、窖7 816处,塘坝841处,小引水堰(闸)66处,小型灌溉泵站491处,机井、大口井44 983眼,小型排水泵站56处。设置乡镇水利站和流域站54个,选配村水利员4 609人,成立各类专业服务组织98支,农民用水合作组织260个,实现涉农乡镇(街办)基层水利服务全覆盖。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效益,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1 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情况

2014年山东省启动实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济南市的章丘、济阳列入省级试点县,同时市里选择了商河县作为市级试点县,同标准同要求推进,探索建立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相适应的小农水工程运行管护机制,破解长期存在的产权归属不明、管护体制不顺、建管用脱节等问题。各试点县均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制定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实施方案,研究出台了实施细则、绩效考核办法等文件,全面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调查摸底,摸清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基本情况。

2 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

2.1深化项目实施方式改革

1)推行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制度。工程建设前期充分征求项目区群众的意见,建设过程中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公示牌等多种方式公示项目招标、施工进度、监督电话等情况,接受群众监督。章丘市在受益村选择责任心强、素质高的群众作为群众质量监督员,参与工程建设,形成政府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新机制。

2)改进项目管理方式。按照县、镇、村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项目规模、受益范围情况,分别确定项目实施主体,成方连片、规模较大的项目由县级实施;涉及单个乡镇、规模较小的项目,由乡镇成立项目法人负责实施;涉及单村、规模较小的项目,由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用水户协会等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在农业示范园区节水灌溉工程、“五小水利”工程实行建设管理一体化,水利部门主要做好政策引导、技术指导、监督管理等工作,避免建设管理中的“大包大揽”。

3)探索和完善项目补助方式。在“五小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中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管理模式。工程建设前由项目实施主体申报,由乡镇政府、水利站对申报情况核实统计后报县级水利部门现场核实审批,竣工验收合格后,按实际完成工程量进行补助。

2.2落实“两证一书一台账”管理制度

通过全面的调查摸底、摸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按照工程类型分别以村、乡镇、县为单位,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进行确权。由县级人民政府或水利部门向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所有者颁发《农田水利工程产权证书》,向农田水利工程使用者颁发《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权证书》,同时签署《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协议书》、建立《农田水利设施及管护工作台账》。通过“两证一书一台账”管理制度,明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明确使用权,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

2.3创新运行管护模式

要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一是专业服务队管理模式。章丘市在农田水利维修养护工程中试点了由章丘市打井队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日常巡查及维修养护,水务局主要做好检查指导,并对维修养护情况进行考核。二是农民合作组织管理模式。由用水户协会、合作社、供水联合体等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对农村水利设施进行日常巡查、维护管理、费用收取和工程维修改造等,实现用水户的自主管理、自我服务。三是物业化管理。对于跨行政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例如,跨村的泵站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打捆招标,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采用物业化管理。四是农户自管模式。对控制面积小、受益范围明确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由农户自主管理。在井灌区推广“井长制”,以单井为单位,成立灌溉小组,受益农户轮流做小组长,负责设备维修保养、确定灌溉顺序等工作。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直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也影响了农民参与农田水利管理的积极性,导致部门田间水利设施无人管、无人修,效益衰减。二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资金不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经费由工程受益者负责筹集,公共财政给予补助。目前维修养护资金主要来源于水费及各级财政补助资金,财政补助资金数量有限,农田灌溉水价较低、水费收缴困难,难以保证损毁的工程得到及时的维修,也很难吸引社会主体参与工程建设管理。三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是一项新的改革,政策理论要求高,部分地区基层管理人员不足、管理能力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跟不上,产权改革推进较慢。

4 对策建议

4.1加强组织领导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涉及部门多,需要各级政府强力推进以及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各级政府要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统筹解决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2加大资金投入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要加大维修养护财政资金投入,完善以绩效考核为依据的维护资金分配制度。建立水商品意识,深化农业水价改革,探索定额内用水精准补贴办法、超定额累计加价制度和水权有偿转让制度,扩宽资金渠道,建立稳定的农田水利运行管护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工程得到及时维修养护,长久发挥效益。

4.3强化宣传指导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改革与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要积极宣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改革的意义、经验、效果等,充分征求项目区群众的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取得群众的支持。要加强业务指导,提高基层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积极开展针对试点任务的业务培训,组织基层人员到改革领先县、乡镇进行学习考察,借鉴先进经验。

4.4完善考核机制

对试点改革情况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工作实行年度考核制,进一步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绩效考核办法,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并将考核结果与奖补资金拨付、管理人员续聘、事业发展考核等挂钩,推动改革有序开展。

[1]王冠军,刘小勇,王健宇,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制度研究.中国水利,2015(2),14-16.

[2]顾斌杰,刘云波,陈华堂.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水利发展研究,2014(11),8-11.

[3]张明生,王丰,张国平,等.中国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节水对策.农业工程学报,2005(S1),1-6.

(责任编辑赵其芬)

F323.213

B

1009-6159(2016)-10-0049-02

2016-05-30

张立华(1958—),男,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产权制度济南市农田水利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试述开明书店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基于GIS的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