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彰显课堂有效交流的精彩

2016-04-11 10:13江苏省常熟市花溪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三位数梯形错误

江苏省常熟市花溪小学 姚 俊

追问,彰显课堂有效交流的精彩

江苏省常熟市花溪小学 姚 俊

问题是课堂语言的生命线,以问题贯穿课堂的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更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而追问是提问艺术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成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的提问,以问题链的形式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一突破,最终达成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激活;思维;拓展;凸显;意外

追问是课堂理答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追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然而,当前一些数学教师,仍在沿用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储存知识的容器,课前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随意,学生只是机械应答,教师也不注重追问,学生的学习显得被动、无趣,毫无积极性而言,长久以往,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感到淡然无味。所以,教师要注重追问,做好延伸与拓展,使学生能够正确、深入地理解问题,让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更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一、在知识衔接处追问,激活思维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后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前后知识的联系,在知识的衔接处进行追问,机智地将问题引向纵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索。

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在格子图(1小格是1平方厘米)中出示了一个梯形,问学生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很快得出了大屏上所出示的梯形的面积。这时老师隐去了格子图,出示了更大一些的梯形,问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发现用刚才的方法,已经不能将这个问题解决,在学生感到不知所措时,教师出示了和屏幕上完全一样的梯形,问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怎么做的。学生说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呢?学生们通过拼一拼的活动,发现也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于是教师追问道: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进入了探索中。

上述案例,教师并没有将结论直接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和思考,引导学生善于分析已经生成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思维度。由此可见,我们在知识的衔接处追问,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学习,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可以达成对概念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更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在课堂意外处追问,拓展思维

课堂是动态的,也是生成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也不会完全与教师课前的预设相一致,有些甚至不是老师所期待的。这时,教师就要适度慢下脚步,倾听学生的回答,捕捉课堂中生成的意外处,并进行追问,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在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后,引导学生交流算法:(1)末位要对齐;(2)应从个位加起;(3)满十进一……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三位数加三位数,可不可以从百位加起?”教师课前没有预设到这个问题,其他学生也感到非常惊异。教师微笑着问:如果从百位加起,会遇到什么麻烦?“进位会很麻烦。”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教师追问:“进位,会有什么麻烦呢?”有学生说:“如果十位要进一的话,要把百位的答案加1,个位要进一,十位上的数也要擦掉,再加1。”“从个位加起有什么好处呢?”“算起来简便,不需要改来改去的。”……

上述案例,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没有采取冷处理的态度,更没有批评、挖苦学生,更没有将结论让学生强行记忆,精心捕捉课堂中的“节外之枝”,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认知在意外中走向了深化,体现出“课已终,情犹存,意更深”的教学理念。

三、在生成错误处追问,凸显思维

没有错误的课堂是不完美的,也是不现实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能批评、打压,教师应该正确解读学生的错误,在课堂中生成的错误处进行追问,帮助学生弄清错误发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纠错方法,凸显知识的本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这样一道题目时:“A、B两座城市相距6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A、B城市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10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多少小时后两车可以相遇?”(要求用综合算式解答)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列出了这样的两种算法(1)600÷(100+50)(2)600÷100+600÷50,教师将这两种算法拿到展台上进行展示,并进行追问:“这两种算法都正确吗?”有学生认为都可以,教师问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呢?学生说可以将两种算法的结果求出来,学生很快发现两道算式的结果不一样。教师接着追问:“结果怎么会不一样呢?是不是计算出错了?”学生经过沟通、交流,发现计算没有错误,而600÷100+600÷50算法是错误的,因为除法没有分配律,不能将算式600÷(100+50)转化为600÷100+600÷50,转化会改变计算结果,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上述案例,老师如果对课堂上出现的错误算法置之不理或者冷处理,学生就不会再次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适时的“追问”,会让学生对错误的理解更深刻,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总之,课堂追问是一门精妙的教学艺术。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的追问,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让小学数学课堂充盈追问的精彩。

猜你喜欢
三位数梯形错误
梯形填数
摆三位数
在错误中成长
积是三位数还是四位数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摆三位数
梯形
三位数密码
不犯同样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