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2016-04-11 10:1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朱林中心小学张文娟
数学大世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精心预设动态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朱林中心小学 张文娟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朱林中心小学 张文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呼唤和重视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探讨。力求让数学教学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良苦用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的交流互动,在预设与生成之中找到新的平衡点,迎接精彩的到来!

数学;教学;预设;生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的自然回归,广大数学教师越来越呼唤和重视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无比期待那种充满灵动的、富含生命力的智慧课堂的出现。不经意间,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究竟是应该“预设”还是“生成”的讨论硝烟四起,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精心预设,“预约”生成

一堂成功精彩的课,其因素不仅仅在“生成”,还在于教学的提前预设,没有预设教案的准备,我们追求的动态生成的课堂必然变成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教学的提前预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独具匠心,通过精心“预设”去预约“精彩生成”,通过“生成”更好地完成“预设”目标。

1.把握预设内容,深入钻研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因而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从预设的本质看,我觉得就一节课来说必须把握好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情境创设、教学手段这六个方面(具体阐述略),深入钻研,提前预设。

2.讲究预设艺术,精心构思

可以说,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运筹帷幄,就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精彩的动态生成来源于课前的精心预设,在预设时则应讲究预设的艺术,精心构思,巧然天成。

如何让预设来得巧妙,能够“预约”生成?我认为用弹性预设促进生成是揉捏生成和预设一个很好的方法,弹性预设既指明了教学达成的大方向,又显示了高度的灵活性。在预设教学方案时,要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回旋余地。

二、动态生成,“迎接”精彩

实际上,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使得课堂更多的是“节外生枝”“旁逸斜出”,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此时,就需要教师“灵活生成”“妙手生花”,敏锐地捕捉那些不期而至的生成点,即时作出判断,演绎出精彩纷呈的成功课堂。

1.善待意外,演绎思维精彩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上的节外生枝也是正常的,这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泉的涌动。教师要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智慧之花闪耀光芒。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让学生读一读书中的结语时,刚读完,一个学生就疑惑地问:“这里怎么有两个‘通常’,是不是重复了?”此时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马上对学生说:“是啊,这里为什么会有两个通常呢?是不是编教材的老师多写了?”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展开交流,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敏锐。就这样,学生在字斟字酌的探索中,深入参与分数化百分数方法的分析和体验。

2.巧化尴尬,呈现精彩课堂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永远是学生的未知答案。教师对那些令人尴尬的“小插曲”往往会心存不悦,是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还是追随儿童的兴趣,抓住这一珍贵资源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显而易见,同时如果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地处理,就会化尴尬为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一内容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三线”的例子,当一学生说出“知识是直线”这一意外的尴尬信息时,就与学生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对话:“同学们,你们怎么想的?”生1:“老师,知识是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生2:“不,知识是射线,因为我们的学习总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这时教师说:“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精彩,或许,对于某一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像线段,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知识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多学一些知识。”

三、把握尺度,“预防”矫枉

展现动态生成、饱含生命灵动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教师应具有敏锐的慧眼,亦应保持冷静的头脑,要及时对生成做出评判,从而把握好生成的尺度,预防生成的丢失和生成的矫枉,这样才是真实的课堂。

1.谨防生成的随意性

我们强调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这并非意味着生成是可以随意的,生成是绝对自由的,教师可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我们排斥那种绝对以教师主观预设为流程的强制灌输的课堂。生成的课堂不能缺少教师在教学中所应具有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为了“迎合”少数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而应在权衡的基础上相机引导,真正使生成适得其所,焕发动人光彩。

2.巧辨生成的虚假化

很多的时候,面对别人课堂上的诱人的精彩生成,我们很欣赏,由衷赞叹,进而也会自怨自艾:为什么我的课堂就缺少这样的精彩呢?为什么我的学生就没有如此的敏锐睿智呢?而一次亲身经历让我大跌眼镜,如鲠在喉。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执教者凭借其精心的设计,精湛的技艺,令听课教师全神投入。尤其是其中的精彩生成片断博得了听课者的阵阵掌声:在教师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小结出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图形、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什么是分数,接着教师说:那么数学家们又是怎样定义分数的呢?让学生看书上的结语并读一读,这时一个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这里的1为什么要加引号?”此言一出,教师非常激动地表扬了他,也把气氛渲染到高潮,接着又一个同学举手说:“大概这个1有时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图形、一个整体,不是我们讲的1、2、3、4的1吧。”多精彩的回答,今天的教学实效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这节课又得到听课者的再次掌声。

总之,“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让我们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良苦用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的交流互动,在预设与生成之中找到新的平衡点,迎接精彩的到来!

猜你喜欢
精心预设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精心、贴心、尽心” 赴一场一年一次的“约会”
精心选购 合理搭配
动态
吾栖之肤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