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13 22:04解春燕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脚手架支架创设

解春燕●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实验初级中学(223800)



探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解春燕●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实验初级中学(223800)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寻找教与学之间的适应结合点,即如何才能有效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这时,以构建主义为基础的支架式教学应运而生.支架式教学,主要是借助情境、互动等来为学生构建可以不断向上的“脚手架”,使学生可以在“脚手架”的支撑下进行认知的构建,进而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意识,使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就将以教学经验与相关文献的内容为基础,进行相应的应用策略探究.

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教学应用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构建师生互动机制为重点的、以“以生为本”为主要教学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挖掘自身的潜能,进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推进了数学教学的快速发展.

一、合理构建支架是前提

在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课堂中,对于“支架”的构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构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主要是指学生现有发展中的两种水平,第一为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为通过学习能够被挖掘的潜力水平,它是一种动态的理念.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就需要确定下来对最近发展区的开发,即找出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在构建支架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和依据,帮助学生实现由起点到终点的转化.为此,教师就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从教材中找联系,将课内与课外的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由浅入深中获取知识、实现提升,进而为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构建脚手架.脚手架是支架式教学中的特色所在,同时也是支架式教学中的第二个环节,其构建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学生的实际水平同知识教学联系在一起,即唤醒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并使其成为获取新知识的重要基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脚手架一般是指数学思想以及数学知识,这些内容明了而重要,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同时,它在实际教学中的构建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由“现有水平”到“潜在水平”的转化,进而使学生能够在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为此,教师就要加强对其的重视.

二、创设问题情境是关键

数学的本质就是进行问题的解决,数学的教学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此,教师就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创设“攀阶梯”状的问题情境.实现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遵循几个创设原则,即可及性,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规律,使学生可以“跳一跳”就“够得到”;直观性,在支架式教学中,能够提供出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直观教学中领悟数学的本质,进而实现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挑战性,即使问题情境可以切实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及学习欲望.第二点,教师还要注意支架式教学中情境创设时所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面:由易到难,架设阶梯;由此及彼,联想迁移;由表及里,展现本质.其次,创设生活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换句话说就是日常生活的“背景支架”,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可以将原本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所熟悉的材料,进而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的同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均值不等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引入其中,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个商场进行降价酬宾销售,甲商店采用了第一次打P折,第二次打Q折销售的方式,乙商店采用了两次都打折(P+Q)/2.那么请问,到底哪家打折打的更划算呢?像这样,以经济生活为出发点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同时还能让学生在熟悉的背景支架下获取知识,实现记忆持久性的提升.

三、遵循教学流程是保障

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在确定好最近发展区之后,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像是游戏教学情境、问题教学情境等,以此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搭建背景支架,再根据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有可及性、直观性、挑战性的问题,并以此为基准进行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进行积极地自主探索.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数学问题之后,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缓解学生因思考时间不够而产生的紧张感和消极情绪.如果到这一阶段,教师与学生的探索过程都很顺利,教师就可以开展下一个环节了,即合作交流环节,如果实际教学情况与之相反,教师就要为学生继续构建和巩固探索支架,之后再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分配学习小组等手段来引导学生合作互动、探究学习.在整个合作交流环节中,教师都要充分地将合作互动与独立思考结合起来.到此为止,如果一切进行的顺利,教师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成果展示,教学评价.如果不顺利,教师就要以现在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再次进行支架的构建,指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最后,在整个过程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自评或互评,直至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所有的新知识.

总而言之,将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整个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等角色,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1]唐志春.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2]陈岩. 探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理科考试研究,2016.

G632

B

1008-0333(2016)35-0032-01

猜你喜欢
脚手架支架创设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