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化学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

2016-04-13 22:04赵冬冬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创造力气体化学

赵冬冬●

江苏省如东县丰利中学(226408)



论化学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

赵冬冬●

江苏省如东县丰利中学(226408)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初中化学教育改革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要不断投入更多心思和经历的重头任务.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能力正确来说可分为两种:(1)特殊才能的创造力,比如科学家、发明家的创造力;(2)另外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对于社会和他人来说这种创造不是新的,但对于个人而言却是新的创造,是对自己的突破.在学校教育里面,我们要培养的创造能力,则是后者,培养学生实现自我创造,自我突破.创造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本文将主要从这三方面来谈谈如何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

一、改变观念,敢于质疑,唤醒创造意识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有创造力的,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制度,长期被训练成墨守成规,死记硬背的模式,忘记了唤醒和解放自身的潜在的创造能力.所以培养创造能力的第一步应是改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唤醒创造意识.

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且要求教师本身要耐心聆听.多提出疑问是好的开始,但如果学生只会提出疑问,却无法探究出正确的解答方法,只是等待老师给予答案,这样的质疑对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所以教师在学生提出疑问时,更重要的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解决方法.例如,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为什么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就是二氧化碳呢?这个看上去不符合逻辑,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向思考“没有助燃性的气体是什么?”引导学生去观察这两种物质的结构,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所在.学生只有不断去思考,探索,才有可能发现新的东西,形成创造.如果学生就是自然地接受,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就是二氧化碳这一理论,不去质疑为什么,长期下来就会丧失创造的能力.

二、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新思维越活跃,创造能力也会随之而提升.教师要改变之前的教学模式,不能为了节约时间而把许多的知识压缩在到较短的课时里面,这样教师的心思过多放在知识点的讲授当中,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另外一方面,学生应在教师授予完知识之后,自己积极去思考,老师说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把问题简单化,达到一种更好的效果.如果很多好的想法都是在大脑一闪而过,不留痕迹,再好的大脑,也创造不出东西.所以,具有创造活跃的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的起源.

另外,教师也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在教学中的位置,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不断的尝试,培训.例如,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时,教师要做的是静静在一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所要操作的实验进行思考,得出清析的思路,观察学生的操作,在操作不当时及时指出.比如在讨论食品干燥剂生石灰的变质情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CaO、Ca(OH)2、CaCO3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自我设计出合适的方案进行验证.学生从CaO遇水放热,想到将样品加入水中,看水温的变化从而判断出CaO是否存在,从Ca(OH)2遇碱性物质能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想到将其与铵盐一起研磨通过闻气味实验证明它的存在,从CaCO3与酸反应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设计出将盐酸加入样品,观察现象证明其是否存在.不满足于单一的思考角度,这就是创造思维的体现.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己有能力单独去完成一件事,对以后进行创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教师可以给学生多推荐一些有价值的与化学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视野,不断接触新知识,这有利于创造想法的启发.

三、进行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技能

学而不用,会导致所学的知识永远只停留在脑海的记忆,不能创造出任何新的东西.为什么赵括的纸上谈兵不被推崇,因为他实战的时候这些理论都无法运用起来.化学理论学习之后,如果没有动手去操作一遍,你永远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个理论是否正确.

化学实验为学生进行创造提供了合适的舞台,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不断进行创造,不需要按照课本上给出的实验方法来操作,可以自己经过严谨的分析和反复思考,创造出新的实验方案.例如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用来证明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室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套合理的反应装置,既能看到气体的产生,又不让气体逸出.该装置可以参考课本的教材,但是不能和课本的一模一样.这种设计性的实验操作,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创新,不能照搬课本的方法.在学生完成实验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对各自的实验方案进行讨论分析其中的优点和缺点.对于优秀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大力表扬和适当的奖励.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

创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更倾向于教学环节能体现出创新的方法和内容,能给学生提供可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探究、思考、交流和操作的实验的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学校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如果这二者不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很难有机会开发出自身的创造潜能.所以,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自身、教师、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1] 成媛.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策.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09):161

[2] 王秀娟.试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2013(24):218-219

G632

B

1008-0333(2016)35-0097-01

猜你喜欢
创造力气体化学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二维定常Chaplygin气体绕直楔流动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吃气体,长大个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