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探究,提升学生生物素养

2016-04-13 22:04赵学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动脑光合作用生物

赵学明●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21011)



主动探究,提升学生生物素养

赵学明●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21011)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类课程,探究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为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自由空间、捕捉课堂生成和动手结合动脑等方面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实践.

初中生物;学科素养;探究策略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按照“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类课程,探究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为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将从创设自由空间、捕捉课堂生成、动手结合动脑三方面阐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科学探究实践的,并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

一、创设自由空间,鼓励猜想

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传统教学中大包大揽式的讲课方式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跟着教师的思路,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维发展.探究教学的其中一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要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未知的领域大胆进行猜想,并利用探究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例如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这节的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染色体、基因、遗传物质及遗传性状等基本概念,以此为基础来认识遗传现象的本质.在练习中,我首先提出一个情景为“夫妻双方均为红绿色盲,有没有可能生出不色盲的孩子?”想以红绿色盲为例研究遗传病的几率图谱分析,显性和隐形基因的概念.此时学生纷纷开始猜想,有的说不可能,有的则认为医学的发达使得一切都有可能……在教学中我们确定红绿色盲为伴X性染色体隐性遗传,通过图谱分析,色盲夫妇的X染色体都带有色盲基因,所以生出的孩子一定表现为色盲.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否定学生的“异想天开”,因为对科学的相信也是生物素养的体现,只是现在尚不能实现而已.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开发自我的想象力,同样的题干发散出多样化的假设,帮助学生打开自己的解题思路,让生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教学效果也就顺势提高.

四、捕捉课堂生成,激发好奇

古语云“疑者,觉悟之机也”,意在强调课堂教学中质疑问难的重要性,而学生的疑问都起源于好奇,所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很好地推动教学进行下去.生物的探究活动是一个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表现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碰撞中,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及时捕捉精彩的瞬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细胞分裂和分化都是属于微观的、抽象的生物知识,对刚刚初一的学生而言,难度稍微有点大,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从中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层层引导,保证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对细胞分化我的设计为: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同一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由学生结合先前的细胞分裂提出“经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一样的,为什么后来出现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趁着学生兴趣提起时引入新名词“组织”,告诉大家每一种细胞所构成的细胞群都是一种组织,正是因为组织的形成导致了这些不同.学生就会接着好奇组织是怎么产生的?通过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这一理念进入细胞分化的讲解,最终学生才能接受每一个动植物体都来自于受精卵,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具备不同的功能.

通过这样的设计,既能把握好课堂有效预设,又能及时利用生成性资源,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地构建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

三、动手结合动脑,组织实践

教育者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项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动脑强调勤思考,动手旨在多实践,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思考结果的正确性,思考才能总结实践得出的经验,才能实现双向共赢的结果.在教学中我加入一些动手操作和小组活动等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植物对碳氧平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转变的,而光合作用又是我们之前所熟知的,所以我鼓励大家自主设计探究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中吸收了二氧化碳,产生了氧气,呼吸作用是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如此便可得出碳氧元素之间是有相互转变的,绿色植物通过这两种作用来维护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布置学生实验“探究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结合先前所学,学生设计两个玻璃罩内将绿色植物分别和浓的氢氧化钠溶液、点燃的蜡烛在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至光下几小时,通过检验淀粉的存在证明是否发生了光合作用,从而得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另外根据实验经验利用刚熄灭的火柴梗证明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即可.除此之外,我还设置让大家探究只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有的生物都有呼吸作用,以此来关注二氧化碳排放过量这一社会问题.

通过这样的设计,尊重生物学科特点,以探究性实验为契机,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在实践中手脑并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长才干,为后续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探究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了宽松自由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交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中,这样得到的经验和结论才更准确、更记忆深刻.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策略,它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在后续教学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让科学探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创造更大的成功,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唐玉琳.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生物素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6(4).

[2]徐正卫.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生物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

[3]夏卫娟.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J].中学生物学,2009(5).

G632

B

1008-0333(2016)35-0101-01

猜你喜欢
动脑光合作用生物
光合作用研究动向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
肯动脑就会成功
爱上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