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新集体经济的崛起

2016-04-15 01:27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农村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苏南集体经济乡镇

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南新集体经济的崛起

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1997年对传统的集体经济的改制浪潮之后,苏南农村的集体经济并没有消失,而是出现了新的形式。这些年苏南农村一直不断地探索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实现形式,重点是推进村镇、社区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努力发展合作经济和股份经济,使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制度变革,使这一所有制形式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苏南农村经济繁荣、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其规模的不断壮大,为全面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增添了新的基础。

苏南农村所探索的村级新集体经济发展,主要有四种途径

一是通过房地产物业建设和出租,收取资产的租金收入。这是苏南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也是其收入增长的主要渠道。

二是原来的乡镇企业在改制时,留下了村集体经济的股份,又在后来的发展中不断增资扩股、日益壮大。

三是通过村内农户承包土地的合法流转,按照现代农业、都市农业的要求组建农地股份合作社,由村委会聘用种地能人负责实现高增值农业的开发。

四是避开集体经济在竞争性领域和产业中的劣势,主动投资集体企业的优势领域,为属区内民营企业提供半公共产品和服务,弥补和纠正市场失败。

苏南的“新集体经济”形式更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产权清晰。过去苏南模式中的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属关系由乡镇政府代理,在法律上归属虽然清晰,但是权责利分割并不清晰,所以过去人们把乡镇集体企业称之为“二国有企业”。现在的苏南“新集体经济”,经过了股份合作制的改革,通过清产核资、股权界定和量化,将集体经营性净资产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中的每一位,因此较好地解决了激励约束问题。

政经分开。过去苏南模式中的乡镇集体企业,乡镇政府是其主体,属于典型的“干部主导型经济”。其政经不分的重要表现,除了领导成员和职能上的混合、合一外,主要是其企业性质的支出与村镇内的公共社会服务支出不分。现在的苏南“新集体经济”,已经在苏州和无锡等地开始试点“政经分开”,明晰公共财政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支出上的责任,这些资金支出绝大部分都由公共财政负担。村委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成人员可交叉,但职能和账目分开。

定位准确。过去苏南模式中的乡镇集体经济,绝大多数都在竞争性领域活动。但由乡镇和行政村直接投资办厂,直接参与市场经营活动,乡镇集体组织实际上变成了无限责任公司。现在苏南的新集体经济,已把自己定位于专门从事具有一定垄断性的半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角色,走的是市场风险小、收益较稳的经营路子,基本上退出了竞争性领域和产业,而主要提供资本经营、资产租赁和承包经营等服务。

公平分配。过去苏南模式中的乡镇集体经济,名义上是集体成员所有集体分配,但分配上的权力主要集中于乡镇政府,农民个人直接分享的经济收益并不多。现在苏南的新集体经济,主要实行按股分红和福利分配相结合,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益状况与成员的利益联系更加紧密,农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更直接。

民主管理。过去的村集体经济,讲起来是农民当家作主,实际上由少数干部控制。现在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方面村民有股份,他们有权力关心集体资产的运行和处置;另一方面,由于每个村都建立了包括村民代表大会在内的各种决策机构,因此管理上较过去更加民主。

从苏南实践看,发展“新集体经济”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方向

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居住以村庄形态存在、农民要走共同富裕道路,决定了我国需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苏南农村的蓬勃生机,与很多地方的村庄的凋零冷落形成强烈对比,这与“新集体经济”给予前者的充沛活力分不开。

第一,“新集体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中集体经济与民营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向。与苏南模式中的传统集体经济相比,“新集体经济”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规律,与民营经济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苏南众多的民营经济发达村,也往往是集体经济的强村。在这些村,集体经济基本上退出了市场竞争领域,转而定位于为民营企业提供不动产租赁服务;同时,民营企业则为集体经济提供收入来源,提供改进管理机制的竞争活力和动力。

第二,“新集体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实现强村富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集体经济的特征是民有民享,具有较强的救济、福利、保障功能,能够有效缩小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苏南众多村庄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强村发展和富民兴业实现了完美的有机统一。

第三,“新集体经济”是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选择方向。

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能完全由公共财政来保障,而且这种情况可能还要维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正因为如此,我国一些集体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村级组织“穷”得什么事也办不了。而在苏南“新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农民收入、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农民幸福指数都较高。

第四,“新集体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实现农村能人治理、民主管理的发展方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才能有能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农民切身利益问题,群众就拥护和支持。华西村、蒋巷村、长江村、永联村、梦兰村、山泉村等,都是集体经济发展的明星村,也几乎都有一个带头的能人,同时实施民主管理。建设新农村,既要靠能人,也必须靠民主,把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和村民自治制度运用到发展“新集体经济”中,依靠村民自治,实现“民主促民生”。

当然,苏南的“新集体经济”形式在涌现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讨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如何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方立法,解决其法人地位和由此带来的税赋负担问题?还有,目前苏南新集体经济主要从事的是与“房东经济”相关的产业服务,虽然这种产业选择在风险控制、收益率稳定等方面具有一定优越性,但应该看到,这是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的。随着苏南地区产业升级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外移,这种产业形态的集体经济能不能持续地维持下去,是一个需要认真观察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转载自《新华日报》2016-2-26)

猜你喜欢
苏南集体经济乡镇
苏南年俗亦动人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