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双醛淀粉浆料的应用

2016-05-04 04:15
纺织科技进展 2016年4期
关键词:上浆浆膜浆料

王 淼

(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陕西 咸阳 712000)

尿素-双醛淀粉浆料的应用

王 淼

(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陕西 咸阳 712000)

为制备出性质稳定的尿素-双醛淀粉,并确定与原淀粉的最佳配比,分析了合成尿素-双醛淀粉时的影响因素,并对比测试了不同配比的尿素-双醛淀粉与原淀粉浆膜的外观及浆液性能。结果表明尿素-双醛淀粉与原淀粉以一定配比使用时,性能优良,适宜用作浆料对经纱进行上浆。

尿素-双醛淀粉;浆膜外观;浆液性能

经纱上浆是纺织品在织造前的一道重要工序,浆纱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织造能否顺利进行及成品质量优劣。通常使用的三大主浆料为淀粉、PVA和聚丙烯酸类浆料。PVA的出现,解决了疏水性纤维的上浆问题,其卓越的成膜性被认为是经纱上浆的一次革命。但PVA不可生物降解,在上浆完毕残留的PVA浆液以及织物印染前退除的浆液,随着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PVA已被认为是不洁浆料,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开始禁止使用PVA。聚丙烯酸浆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且浆膜柔软,对环境无污染,已被大量应用于经纱上浆,但丙烯酸类浆料具有较大的吸湿再黏性,不能作为主浆料单独使用。淀粉来源广泛,经济实用,是最早用于纺织经纱上浆的物质。但原淀粉黏度大,形成的浆膜硬脆。为此,研发新的浆料使能够替代PVA进行经纱上浆并能弥补传统浆料在浆纱中存在的不足就显得至关重要。

1 实验部分

1.1 药品、材料与仪器

本题作为几何压轴题,考查相似三角形中三角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并以此为模型,让考生来探究梯形中在相同的条件下三角形面积与原梯形面积的关系.考查考生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反映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的关系,考查数学运算与逻辑推理的关系,考查类比迁移的数学能力.试题将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数学核心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设问灵活,布局全面,体现命题者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追求.

药品:玉米淀粉;高碘酸钠(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硫酸(分析纯,北京化工厂);氢氧化钠(分析纯,北京化工厂);尿素(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硼砂(含量95,苏州乐诚化工有限公司);消泡剂;原淀粉。

材料:14.6 tex纯棉纱;13 tex涤棉纱。

加入络合剂的目的是使尿素-双醛淀粉具有一定的交联度。目前,使用硼砂作为络合剂,但要严格控制硼砂的用量,如果硼砂使用量过大,会导致浆料内聚力过大,黏度增高,甚至产生凝胶;如果用量过少,又会使黏度太低。因此,硼砂使用量应为双醛淀粉质量的1.2%~2.0%。

1.2 尿素-双醛淀粉的制备

将原淀粉与尿素-双醛淀粉按表1中比例配置成3%浓度的浆液[2],冷却至50 ℃后铺满在玻璃板上,自然干燥成膜后即为所需浆膜。

2 结果与讨论

2.1 性能影响因素

在CCS HMI按停止按钮。透平将按照预设的速率降速,降速至最小操作转速3 782 r/min后,确认各缸一次密封气入口电磁阀开。关闭干气密封主气源1台总管切断阀和去各缸的3台支管切断阀。降速至暖机转速800 r/min后,透平入口速关阀自动关闭,机组停车。

尿素与双醛淀粉的投料比对尿素-双醛淀粉的性能影响较大。如在添加过程中,尿素过多,会出现浆液黏度热稳定性过小,影响浆纱质量,因此,应当严格控制双醛淀粉与尿素的加入配比。

2.2.1 浆膜外观

动态谓词逻辑(DPL)为一阶逻辑的“动态化”,这就是为什么自然语言通常采用一阶公式表达实践知识的语言形式的原因。

为确定出在实际上浆过程中尿素-双醛淀粉与原淀粉的最佳使用配比,主要从浆膜外观以及浆液相关性能进行试验分析。

从图1可知,缩合温度越高,缩合时间越短,当缩合温度超过110 ℃时,会出现冲料现象;当缩合温度低于80 ℃时,反应时间又会过长,因此缩合温度应控制在100~105 ℃为宜。

2.1.3 消泡剂

在合成尿素-双醛淀粉的过程中,采用磷酸三丁酯作为消泡剂。但磷酸三丁酯加入量过多时,会使尿素-双醛淀粉的黏接强度降低并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应适量滴加磷酸三丁酯,只要达到消除泡沫的效果即可。

(2)物流绩效水平改善对中国机械运输设备出口数量边际的影响远大于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这说明物流绩效还是主要通过数量边际来影响机械运输设备的出口。但由于 “以量取胜”的贸易模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因为它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能源、资源等因素来维持。而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能源和资源日趋短缺,中国企业可以增加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 “以量取胜”的贸易增长模式向 “以质取胜”的贸易模式转变。

2.1.4 络合剂

仪器:GSI2-2电子恒速搅拌器(上海医械专机厂);四口烧瓶;T-500型电子天平(常熟市双杰测试仪器厂);NDJ-79型旋转式黏度计(上海中晨数字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2.2 尿素-双醛淀粉与原淀粉的使用配比

在尿素-双醛淀粉的生产过程中,缩合温度对缩合时间所造成的影响见图1。

工厂材料编码及软件应用概述………………………………………………………………………………………何 慧(3.21)

2.1.2 缩合温度

2.1.1 尿素与双醛淀粉的原料比

将制得的双醛淀粉与蒸馏水搅拌均匀,加入四口烧瓶中,调介质p ̄H值为酸性,开始加热并不断搅拌,加入第一批尿素,保温缩合一定时间;再次调介质为酸性,加入第二批尿素,保温缩合。反应结束后进行降温,调介质为弱碱性后加入一定量的硼砂,均匀搅拌,根据情况加入适量消泡剂后进行降温出料,得到尿素-双醛淀粉[1]。

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选取70例志愿者(身体健康群体)作为本文对照组的观察对象,再选取我院的70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组的观察对象。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49:21,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为(56.5±15.0)岁;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50:20,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为(57.0±15.5)岁,上述一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不同配比时的浆膜外观

从表1可以看出,当尿素-双醛淀粉所占比例为5%~10%时,浆膜成膜性最好。

2.2.2 浆液性能

(二)病理变化 剖检见腹腔有少量黄色或淡红色腹水,浆膜表面有出血斑点。剖检变化主要发生在肝脏,肝脏色黄肿大,质脆,严重的有灰黄色坏死灶,小叶中心出血和间质明显增生,质地变硬,胆囊萎缩,胆汁少而浓。大腿前和肩下区的皮下肌肉内发生出血,其他部位也常见肌肉出血,胃底弥漫性出血,有的出现溃疡,肠道有出血性炎症,胃肠道中有血凝块,肾脏肿胀,苍白或淡黄色,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脾脏通常无变化 ,心外膜和心内膜有明显出血,脂肪黄染,有时结肠浆膜呈胶样浸润,通过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的分析,初步怀疑是霉玉米引起的黄曲霉素中毒。再做实验室诊断。

人的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是贯穿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对基本矛盾,〔2〕公共决策机制就是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实现对公共资源的权威性分配,改善社会利益冲突的局面,维护国家的稳定。它是有关公共决策活动的运行过程和工作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关规则和制度体系。在这个规则和制度体系中,至少应包括公共决策主体、公共决策权力、公共决策规则和公共决策途径这些基本要素。〔3〕公共决策机制建立在一定的政治制度基础上,由包括参与机制、表达机制、表决机制、权力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等一系列子机制和运作原则构成。

通过对浆膜的观察,已大致确定出在与原淀粉配合使用时[3],尿素-双醛淀粉所占比例为5%~10%。为了得到合适的使用配比,主要从浆液的黏度[4]、黏度热稳定性、对棉及涤棉的黏附力[5]等方面来进行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尿素-双醛淀粉与原淀粉不同使用配比时的浆液性能

从表2来看,当尿素-双醛淀粉与原淀粉的质量比为8∶92和9∶91时,浆液黏度最小,但结合黏度热稳定性以及黏附力的测试值来看,当两者比值为9∶91时浆液性能最好。

3 结论

(1)影响尿素-双醛淀粉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原料配比、缩合温度、消泡剂和络合剂的使用量,为了保证产物的最终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应对以上因素严格控制。

(2)调配浆液时应将尿素-双醛淀粉与原淀粉搭配使用,当尿素-双醛淀粉所占比例为5%~10%时,生成的浆膜光滑、成膜性好。

(3)尿素-双醛淀粉与原淀粉的比值为8∶92时,浆液黏度最小,仅为8.9 mPa·s,当配比以9∶91使用时,浆液黏度较配比为8∶92时黏度值相差不大,但此时黏度热稳定性、浆液黏附力都较其他配比好,说明此时浆液性能优良,适宜上浆。因此,浆液配制时尿素-双醛淀粉与原淀粉的最佳配比采用9∶91。

[1] 王 淼.尿素-双醛淀粉的制备与浆纱性能[J].纺织科技进展,2013,(2):31-33.

[2] 范雪荣,荣瑞萍,纪惠军,等.纺织浆料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3] 严瑞瑄.水溶性高分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4] 王鸿博,潘钎茜.原纱性能和浆纱性能的相关分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21(2):62-64.

[5] 周永元.上浆工艺中的粘附力[J].棉纺织技术,1993,(8):44-49.

Application of Urea-dialdehyde Starch Sizing

WANG Miao

(Shaanxi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xtile Accessories,Xianyang 712000,China)

The influences factors of the synthesis of urea-dialdehyde starch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roportion with the original starch. The appearance of size film and sizing property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with different rati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urea-dialdehyde starch and native starch had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it was suitable for warp sizing.

urea-dialdehyde starch; size appearance; sizing property

2016-03-14

咸阳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2014K03-04)

王 淼(1981-),女,工程师,主要从事纺织浆料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51221236@qq.com。

TS103.84

A

1673-0356(2016)04-0022-02

猜你喜欢
上浆浆膜浆料
专利名称:电池浆料回收装置
聚醚醚酮水性上浆剂对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淀粉/聚丙烯酸酯共混浆膜的吸湿放湿性能探讨
两亲性接枝淀粉/PVA混合物的上浆性能研究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单纱浆纱机毛纱上浆工艺的研究
规模化养鸭场鸭浆膜炎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制程工艺与稳定性表征探讨
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