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一颗诗心

2016-05-07 12:23马吉香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如梦令平仄古诗词

马吉香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可以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篇都是优秀文化,其语言含蓄凝练,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不仅给人以艺术陶冶,更能启迪思维,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吟诵,享受诗韵飞扬中的谐趣

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读”占鳌头,然而,教学中不能把目标的定位仅仅限于读正确、读流利、读得字正腔圆,在教学形式上更不能为了体现所谓的“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古诗词是有其音律规则的,只有指导学生学会停顿、把握节奏、调整语速语调、关注韵脚,通过吟诵演绎出诗词音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才能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丰富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诗词讲究韵律,这韵律就在于其四声平仄既有规则又灵动的巧妙组合。周汝昌先生认为:“无论四言、五言、七言或‘长短句,主体组构都是以每二字为一个‘音组,以平仄交互轮换组联而成——乃是世间上千种语文的惟一的一种‘诗的语文,无与伦比!”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在指导学生吟诵古诗词时就有法可循,从平仄处入手,处理好停顿上的差异,掌握好吟诵停顿的要领。这样既可以给学生以思考回味的时间,又便于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和声音美,准确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以《峨眉山月歌》为例,传统读法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而平仄音韵读法(即遵循平长仄短的规律,平声拖长音节,仄声声停气不停,缩短发音)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

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样一来,虽然同样是“两字一顿”,每行诗句都处理为三处停顿,但因为诵读的节奏变化丰富,长短交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更能体会到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眷恋。

古诗词的韵律美还体现在一个个韵脚上。清朝诗人周济指出“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不同的韵脚,会营造出不一样的韵味,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首先要将平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一诗中的“间”字是仄音jiàn,如果读成平音jiān,就会损伤音节的和谐效果。其次,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缓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和谐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如《示儿》一诗押“onɡ”韵,悲切中又不失一种从容稳重,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押“ɑnɡ”韵,表达激昂、高亢、张扬的情感。吟诵这些韵脚时,不能太短促,要适当拖长些,这样就能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词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诚然,除了平仄停顿法,有时还要从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感情停顿、结构停顿等方面去思量,让学生在这灵动的吟诵中体味到古诗词的韵律美,从而爱上诵读古诗词,会读古诗词。

二、想象,濡染诗意涌动中的意趣

雪莱说:“诗可解作想象的表现。”诗人总是把现实作为想象的基础,向自然界去“借”,把那些普普通通的景或物转变成为一个个意象,寄托诗人的情感。一花一叶,一丘一壑,原本是安静的风景,可在诗人眼中、心里、笔下,一旦活跃起来,流动起来,就寄托着人心诗情,形成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与生活图景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那么,以想象为依托创作的作品,唯有通过想象才能真正进入其营造的意境。单凭注释与讲解的古诗词教学法,会让学生与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产生一种生涩感、无趣感,甚至畏惧感。小学生所接触的古诗词一般具有篇幅短小、语言浅白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因此,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理解诗意,领悟意境美。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言简意丰。一首词就是一个宏大的画面,如“溪亭日暮”,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引导学生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溪畔日落图。“藕花深处”,这是一片怎样的荷塘,让李清照情不自禁地误入呢?播放古筝《莲心曲》,让学生沉浸于美景的想象,交流时学生自然就能联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胜景。“惊起一滩鸥鹭”又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插图,从“惊”字入手,调动所有感官,想象争渡的人和突然冲出的水鸟。于是孩子们不仅看到了争渡者由惊慌转为惊喜的表情,看到水鸟展开羽翼飞翔的优美姿态,还能听到划水声、惊呼声、水鸟的啼叫……原本无声的文字在想象中变得有声有色。想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再如,可以依据一定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想象理解诗意之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表演,生动再现当时的情形。如《寻隐者不遇》《小儿垂钓》《池上》等,在表演的二次想象创作中,不仅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更能在对作品剖析后寻找到创新教育的支点。

三、追问,浸润诗情弥漫中的情趣

顾名思义,追问即追根究底地问。此处的追问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当学生已经基本理解诗词的意义之后,能够再次发现诗词中不符合常规的部分,或者相互矛盾的部分,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激活思维,促进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古诗词的学习能力。如教学《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教师以“醉”字为例,指导学生进行追问。“李清照,古代的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子,照理应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可是她却喝得醉醺醺的,连回家的路都不知道了,这像话吗?从这个‘醉里,我读到了困惑!”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说不像话,然而很快,他们发觉,此处的醉不仅仅是因酒醉,还因为“溪亭日暮”、“藕花”连天、鸥鹭闲翔的美景,更因为自由自在的生活与心境。可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这样一理解,词人对那段生活的眷恋与怀念之情就跃然纸上,更浓烈地袭上了学生心头。接着鼓励学生尝试用“追问法”再会词文,于是学生发现了常常来游玩的邻家池塘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怎会“误入”?这一矛盾背后隐藏的是词人对这片藕花的着迷——实为被荷叶的挨挨挤挤,荷花的袅袅娉娉、清香四溢所吸引;“惊起”鸥鹭时的“惊”字在追问后,学生从“受惊”中更多地体会到了诗人因这次奇妙经历而产生的“惊喜”。这样一追问,对“常记”的理解就更透彻了,对词人难忘那段美好时光的情感体会就更深刻了。

这种“追问”的学习方法更应该体现在对诗人身份、思想、经历、家世的知晓,对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的了解。“知人论世”是解读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方法,要培养学生学完每一首古诗词都能主动追问、探究的习惯。例如,在教学《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前,先出示李清照的相关资料:“她生于名宦书香之家,自小便有诗名,十八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共同切磋诗文,研究金石,情趣相投,生活美满。四十四岁时靖康之难起,夫妇南渡避难,明诚途中暴病身亡,所带古玩珍藏亦丧失殆尽,她孑然一身,在辗转流离中度过了凄苦的晚年。”面对她坎坷的一生,学生自然要追问,这首词写于什么时候?通过研究词所营造的意境,学生判断出这首词写于她少女时代。事、景、情融为一体,活泼明快,妙趣横生,洋溢着欢愉的情韵。再补充对比另一首《声声慢》,学生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连着的七组叠词中,就能体会到她正值国破、家亡、夫死、物散等不幸的变故中,如泣如诉的凄苦情怀,都与个人遭遇、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苦难息息相关。

这样的追问培养了学生刨根问底、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态度与精神,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做到融会贯通。

四、 探究,品味诗律蕴藏中的理趣

古诗文对于学生而言既有时代的隔阂,又有语言的障碍。当古诗词教学进入高年段的时候,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古诗词知识,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表达的一些规律,更多地进行“预备知识”的储备,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一份理趣,品出古诗文的“真我”滋味。小学阶段,学生对词接触较少,可以通过对比《清平乐·村居》和《如梦令》这两个题目,让学生发现并了解,词都有词牌名。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最后两句的平仄规律为例,“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同一个词牌名,其平仄规律是一样的,这词牌名即是曲调名,代表这一种曲子。词中“藕花深处”中的“藕花”可不可换作“荷花”?激励学生课后去了解“如梦令”这一词牌名中每一句的平仄,学生自然会发现,此处用“藕”字更符合词的音韵。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绝句,平时的教学除了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还要引导学生了解其平仄、对仗、押韵,甚至探究其表达上的精妙。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绝句》中谈到诗的起承转合中的“转”时说:“绝句之法,要……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笔者在教学《观书有感》一诗时,就引导学生发现前两句是陈述性的肯定句,第三句转换为疑问句,最后一句又是肯定句,从而体会这样的句式变化的好处。尝试把“问渠哪得清如许”改为“此渠泉水请如许”并进行对比,学生不难发现,第三句如果仍是陈述性的肯定句,单纯而不丰富,显得呆板。接着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积累的古诗哪些也有这样的特点。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前两句是陈述的肯定句,第三句是疑问句,第四句再次肯定。这样的语气变化让整首诗读上去更为灵动,富于变化。接着进行深入探究,第三句除了可以是疑问句,还可以是其他句型吗?这样的探究激活了学生平时的古诗词积累:有变式为感叹句的,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有变式为否定句的,如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学生还发现,诗人有时句式的变化不是放在第三句而是第四句,如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又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第三句变式为否定句,第四句变式为反问句。这些语气的“宛转变化”,让诗句读上去一气呵成,灵动轻盈,诗人的感动、感慨、感叹、感喟如流水自然流淌,直到读者的心田。

咿咿呀呀,平平仄仄,通过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舒缓有致的吟诵,才能享受到诗韵飞扬中的意趣;诗中有画,画中有境,凭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才能濡染到诗意涌动中的意趣;言外有意,诗中有情,依靠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追问,才能浸润于诗情弥漫中的情趣;诗词有格,性灵神韵,依傍打破常规、孜孜不倦的探究,才能品味到诗律蕴藏的理趣。唯有此,才可熏出一颗颗纯真的诗心。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如梦令平仄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如梦令
如梦令
猜诗词
春天的马蹄声
“逾”与“愈”不同
律诗平仄格式的构成与推导
猜猜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