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在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2016-05-09 02:17武巧月赵立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急诊室胸痛诊断

李 莉,武巧月,赵立安

450000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李莉);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武巧月,赵立安,武巧月现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职研究生)



·急诊急救·

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在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李 莉,武巧月,赵立安

450000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李莉);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武巧月,赵立安,武巧月现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职研究生)

【摘要】目的探讨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在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117例作为试验组;通过查阅既往病历资料,另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因无规范化流程进行指导,各急诊医师处理方式不同;试验组患者按照“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中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接诊医师的专业技术职称,记录两组患者就诊至确诊时间、重复抽血率及确诊率。结果对照组剔除无随访资料者7例,最终入选82例;观察组剔除资料不完整者8例,最终入选109例。两组患者接诊医师的专业技术职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就诊至确诊时间短于对照组,重复抽血率低于对照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在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缩短患者就诊至确诊时间、减少重复抽血,且确诊率较高。

【关键词】胸痛;急诊室,医院;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诊断

李莉,武巧月,赵立安.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在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3):66-67.[www.syxnf.net]

Li L,Wu QY,Zhao LA.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assessment and diagnosis process for chest pain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J].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2016,24(3):66-67.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较常见的一种急性症状,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该症状可由危及生命的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气胸等引起,也可以由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反流性食管炎、胸膜炎等导致。因此,及时识别引发急性胸痛的疾病才能在稳定生命体征的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检查,尽快明确诊断,以协助医师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对于急诊科医师而言,快速识别急性胸痛患者的原发疾病是一项重要的必备的技能,为了强化该项技能,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4年11月开始按照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对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诊治,以缩短患者确诊时间、提高诊断准确率及重症胸痛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117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男81例,女36例;年龄18~90周岁,平均年龄(60.2±12.4)周岁。通过查阅既往病历资料,另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0例,女29例;年龄18~88周岁,平均年龄(60.5±11.8)周岁。两组患者性别(χ2=0.077)、年龄(t=0.1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

1.2.1对照组因无规范化流程进行指导,各急诊医师接诊急性胸痛患者后处理方式不同,大部分医师首先进行拟诊,然后进行针对性检查或化验,在获得阴性结果且不能解释胸痛原因时进一步检查和化验。

1.2.2试验组患者严格按照“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中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1](见图1)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诊断。首先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紧急进行稳定生命体征的抢救治疗;生命体征正常者迅速在10 min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抽血化验心肌损伤标志物、血常规、生化、电解质、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等。其次,对心电图呈典型缺血样改变者观察是否出现ST段抬高和/或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将出现ST段抬高和/或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者拟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转专科处理;将未出现ST段抬高和/或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者拟诊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转专科处理,且对胸痛不缓解者每5~10 min复查心电图、每4~6 h复查心肌损伤标志物以筛查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对低度可疑者进行急诊留观或门诊随诊筛查非致命性胸痛,对中、高度可疑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CT血管显像等),确诊主动脉夹层或肺栓塞者转专科处理,不能确诊者可急诊留观或门诊随诊筛查非致命性胸痛。对心电图显示非缺血性改变或正常者应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者转专科处理;正常者同前述步骤筛查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

注:STEMI=ST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ACS=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图1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

Figure 1Clinical evaluation and diagnostic procedure of chest pain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接诊医师的专业技术职称,记录两组患者就诊至确诊时间、重复抽血率及确诊率。

2结果

2.1接诊医师的专业技术职称对照组剔除无随访资料者7例,最终入选82例;观察组剔除资料不完整者8例,最终入选109例。对照组患者接诊医师中高级职称6例,主治医师24例,住院医师52例;试验组患者接诊医师中高级职称13例,主治医师27例,住院医师69例。两组患者接诊医师的专业技术职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8,P>0.05)。

2.2就诊至确诊时间、重复抽血率及确诊率试验组患者就诊至确诊时间短于对照组,重复抽血率低于对照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就诊至确诊时间、重复抽血率及确诊率比较

Table1Comparisonofdurationbetweenseeingadoctorandmakeadefinitediagnosis,repeatedblutabnahmerateandconfirmeddiagnosisratebetweenthetwogroups

组别例数就诊至确诊时间(x±s,h)重复抽血〔n(%)〕确诊〔n(%)〕对照组 82 4.83±1.1727(32.9)56(68.3)试验组1092.57±0.36 3(11.9) 98(89.9)χ2(t)值19.02a9.009.60P值<0.05<0.05<0.05

注:a为t值

3讨论

胸痛是主观感觉的胸部刺痛、锐痛、钝痛、闷痛,或有物品压迫而表现为压迫感和呼吸困难,常伴有紧张、焦虑、恐惧,是临床常见的急诊症状之一[2]。急性胸痛涉及的疾病与全身多个系统有关,其中常见的危重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而在急诊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中以冠心病所占比例最高[3],该类患者需要急诊医师接诊后迅速应用专业知识进行诊断,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专科处理,一旦误诊、漏诊可能对患者造成致命性后果。但急诊医师在接诊急性胸痛患者后,正确诊断、拟诊疾病、选择检查和化验项目与接诊医师的专业技术、临床经验、病史询问技巧、针对性实验室检查等密切相关,且直接影响急性胸痛患者就诊至确诊时间。“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中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是针对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制定的规范化分步诊治程序,即接诊急性胸痛患者后首先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筛选危及患者生命的急重症;其次进行心电图、血液化验等快速简便的检查,第二次筛选急重症;再者,对可疑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直至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以上3个步骤可有效弥补因接诊医师专业技术职称不同而造成的诊断时间延迟及误诊、漏诊情况,从而避免因诊断不及时而造成的严重后果。

本研究将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用于急诊科急性胸痛的诊断,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就诊至确诊时间短于对照组、重复抽血率低于对照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在急诊科急性胸痛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缩短患者就诊至确诊时间、减轻抽血带来的痛苦,且确诊率较高。因此,建议将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用于诊断急诊科急性胸痛原因,以提高急性胸痛确诊率。但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在临床推广还需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首先急诊医师必须对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非常熟悉;其次,护士必须保证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得到适当分诊并及时采集心电图、留取血液标本;第三,转运员要确保患者及相关标本能即刻送至相应部门[4];第四,检查、化验人员要及时把检查结果反馈给急诊医师,以协助急诊医师及时正确诊断疾病。

参考文献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共识专家组.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8):627-632.

[2]李春盛.急诊医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60.

[3]王秀蓉.急诊胸痛患者病种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3(2):87-89.

[4]张晓丽 侯旭敏,刘倩倩,等.院内“一键启动”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1):28-30.

(本文编辑:谢武英)

(收稿日期:2015-12-03;修回日期:2016-03-15)

【中图分类号】R 441.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5971.2016.03.018

通信作者:李莉,450000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E-mail:lili.zzu@163.com

猜你喜欢
急诊室胸痛诊断
病人来啦,快抢救
对在急诊室接受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有些胸痛会猝死
打的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生活急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