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6-05-11 10:40胡柳儿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自信心兴趣

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数学潜能,让他们有更足的信心去学好数学,提升应用能力。

关键词:兴趣;自信心;应用能力;错例剖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070-02

作者简介:胡柳儿(1971-),女,广东江门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数学教师。(广东 江门/529300)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会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教学内容,也更易于理解我们的教学内容。所以,这需要中职数学教师具备多种素质和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深有感悟,于是便做了以下简单的阐述。

一、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之一,它与学习动机一样,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直接因素。但仅仅靠在学校课堂上的培养是不够的,在课外也必须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并提高自身的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在每一节课上都应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验到从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时,教师应提问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给一些对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启发,置学生于问题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让他们亲身参与体验,培养出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获得认识。课堂教学练习也是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练习讲说巩固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创设课堂练习时,应尽量让学生到黑板上演讲,并尽可能的照顾到后进生,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让学生了解该题目的计算过程;教师也可以采取“一帮一”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小组讨论,后集体订正。这样不仅可以照顾到后进生的学习进度,还可以使尖子生巩固基础知识。另外,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要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自己探索或者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再全班交流,这样便可使学生的智慧和信心得到肯定,受到群体效应的激励,让他们的思维插上翅膀,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的翱翔,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学生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的。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心灵、思维得到充分解放,从而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有效的重要教学手段。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应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创设体验成功的条件和环境,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成功、成才必需的心理素质,是对自身能力的科学估价。缺乏自信心,就会产成心理上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挫败。因此说自信是人生的关键。例如,14制冷班卢潮同学,他第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很好,第二次测验成绩明显下降,上课也不如以前认真,笔者及时找他问其原因,他才说出,有一节课不舒服,没留心听讲,过后对那部分内容总看不明白,又不好意思问同学,更不敢问老师,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而那节课又与后面的内容相连贯,结果整一章书学得不好。笔者了解这情况后,及时给他补课,使他弄明白了原来不明白的问题。他开心地点头,很感慨地说:“原来那么简单,要不是老师及时帮助,我也许会一直差下去。”这时,笔者因势利导鼓励他遇到疑难问题要多发问,直到弄个水落石出为止。自从那次以后,他改变了以前胆小怕事的性格,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甚至到办公室来请教,有时还给笔者提些宝贵意见,他成绩一直很好。还有14机修班刘华安同学,他上课有时睡觉,有时讲闲话,作业不依时完成,对学习数学失去自信心,虽然经过多次谈话,指出他的缺点,要求他认真学习,他口头上答应了,但不见效。到第二次测验,有道题只有几个同学能做出来,但他卷上做对了,据分析,笔者判断他是抄同位同学的。但笔者没声张,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对他说:“大部分同学做不出来的题目你都做出来,说明你的智商很高,你错的只不过是错心大意,但你平时上课有时打瞌睡,作业不依时缴交,这会影响你智力的发挥,若你能克服这些缺点,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相信吗?”他开心地点头,自那次谈话后,他对数学有了自信心,上课留心听讲,作业也依时缴交,成绩比以前提高了。所以,要想学好数学,一定要培养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另外,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成长,我们一般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哪怕只有很小的进步,我们也要看在眼里并对其及时进行强化巩固,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譬如孩子,碰到什么困难了,有些心灰了,我们就可以鼓励鼓励他说:“没关系的,别担心,不要紧的,下次好好做就行了。”这是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常用到的鼓励,别看就这几句话,它可以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让学生更有信心去把所有事情做得更好,对学生鼓励的作用大大强于对学生的责怪与批评。

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学习数学,不仅要懂得解决数学本身的问题,还要懂得数学的应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有疑问“学数学有何用处”。而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而作为研究对象的,它的许多概念、定理和方法都从现实中来的。但它也有更多的结论去为生产和社会各行各业所服务。因此,我们在遵循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还要精心地编制一些与生活、科学有关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周围处处都有数学,从而萌发出学好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把学和用结合在一起,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如在学习二元一次不等式时,例: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千克,乙种原料290千克,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已知生产一件A种产品需用甲种原料9千克、乙种原料3千克,可获利润700元;生产一件B种产品需用甲种原料4千克、乙种原料10千克,可获利润1200元。(1)按要求安排A、B两种产品的生产件数,有几种方案?请你设计出来;(2)设生产A、B两种产品获总利润为y(元),其中一种的生产件数为x,试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y,并说明(1)中哪种生产方案获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在此问题的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然后由解集和实际要求设计方案;而在第二问中还涉及到函数知识的实际应用,根据教学目的编制这类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在教学时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而且还能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让学生知道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四、重视学生对数学的错例剖析

数学教学,一般都是从正面引导学生,得到解题的正确方法,这固然重要,但是当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时,抓住错例进行剖析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这也是十分重要,不容忽视,因为这能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掌握得更深刻、更牢固。例:一条直线通过点(2,3),且与x轴的倾斜角等于直线x-2y-3=0的倾斜角的2倍,求这条直线的方程。错解:由x-2y-3=0得k1=12,∴所求直线斜率k=2×12=1,即所求直线方程为y-3=(x-2),化简得x-y+1=0。纠错:由x-2y-3=0得k1=12=tanα,∴所求直线斜率K=tan2α=2tanα1-tan2α=2×121-(12)2=11-14=43,即所求直线方程为:y-3=43(x-2),化简得:4x-3y+1=0。下课后常有学生深有感触地笔者说:“老师,我们最喜欢听你讲错例剖析,我们会容易掌握并且牢牢记住。”因此,笔者在备课时,经常想一想,对于这个题,学生会怎么想估计学生会出现哪些思维,在讲课时特别提醒学生。对每章或单元及时进行测验,掌握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对于测验中的错例,笔者特别注意进行剖析,让学生在剖析中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总而言之,通过这几年的数学教学,笔者深深体会到:兴趣和能力影响和制约着数学学习的成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是数学教学成败的关键。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是一门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对数学有浓郁兴趣的学生,才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责任编辑 赖俊辰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自信心兴趣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