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模式下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

2016-05-11 10:46黄麒英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会计教学

摘要: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模式基本上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纸上考试。尤其2013年起实施三科连考且一次性通过的要求带给广大考生更大的冲击和困难。会计从业资格证纸化考试模式的通过率远远低于传统的纸上考试。参与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的主力军是会计专业毕业,因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应该积极探索应对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的新对策,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辅导中职会计专业学生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增强他们的毕业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082-03

作者简介:黄麒英(1984-),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会计专业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学。(广东 广州/511318)

根据我国《会计法》规定,只有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才能从事会计工作。能否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否从事会计工作的关键。而在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行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会计专业的中职学生在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中的通过率,是衡量学校教育和学生就业成长的一项重要指标。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是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印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使用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的题库,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中三门的合格标准都是60分,考生必须同时通过三门考试才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样考试要求对中职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也让中职会计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因此作为培养会计人才摇篮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积极探索应对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的有效教学对策,提高中职生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一、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的概述

作为我国会计人员准入资格考试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特点主要是基础性比较强和参加考试人数众多。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是一种根据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优化题库资源、体现信息技术的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利用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来进行考试,并及时生成考试成绩。在传统考试模式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弊端往往是组织难度大、投入成本高、运转周期长等。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无纸化考试的考生试卷独立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实时性、便利性。无纸化考试能够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节约考试资源、规范考试管理。因此,实行无纸化考试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的主要特点

(一)考试注重掌握知识点的全面性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模式由传统纸质过渡到无纸化模式,无纸化考试的题库范围每年都在不断扩大,考试内容基本完全覆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中所有知识点。整本书的知识点都有可能考到,甚至是书上看似不是重点的知识点也有可能考到,这使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没有重点。因此要想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必须对整本书都非常熟悉甚至达到理解透彻的程度。这对一个中职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

(二)考试注重考试知识点的实践性

会计这一门学科具有很强实践性,考生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点理解地更加透彻。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范围的扩大要求考试要更加注重实际业务的操作,这就要求考生要熟练掌握个各个模块的处理流程。

(三)考试注重试题运用上的灵活性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题目相当灵活,考点不仅比较分散而且考得很细,几乎每一章节都有考点,任何一个章节,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考到,考生复习起来根本没有重点。如果考试纯碎知识死记硬背考点,难易应付考试。因此考试必须掌握好每个知识点,作答时需要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才能作出正确的答案。

(四)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命题,减少了完全围绕一个知识点出客观题的题量,大部分是通过对章节知识点内容重组后出题。这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试题更加注重章节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和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融会贯通。因此,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知识点的运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三、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在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模式下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无纸化考试的模式起步比较晚

由于传统模式下的会计专业教学理念已根深蒂固,而无纸化考试模式实施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所以很多会计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的时候没有完全从传统考试模式教学理念中解脱出来,教学的理念还是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二)教学方法单一,需要根据无纸化考试模式转变教学方法

在传统考试模式下,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辅导中学生和教师都背负考证的压力,整个辅导过程的缺乏自主性带有严重的应试色彩。课堂教学中基本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课后再通过一定练习题达到巩固的效果。在这个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一小部分学习能强,自觉性好的学生来说会起到一定效果,但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最终会使得他们失去兴趣,从而与会计从业资格证失之交臂。

(三)考试不适应无纸化考试的模式

1.考生对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不够重视

每年参加考试的考生中,很大一部分考生抱着尝试的心态,平时不看书,认为在考前背一下习题集就能通过。最后考生在参加考试的时候,面对灵活多变的试题,往往是应付不了,通过不了考试。

2.考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部分考生只做题目不看教材,教材从头到尾一遍都没有仔细看过。他们认为看教材既浪费时间,只要把考试专用的习题集做熟就能通过考试,而且在做习题的时候也没有查看教材中的相应内容。第二,部分考生对教材内容理解不够透彻,教材看过一两遍,习题也做过,缺乏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因此,考试时看到题目觉得很熟悉好像做过,但答题时就是不会做,判断不出正确的答案。

3.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受到电脑水平的影响

少数考生因为计算机操作应用水平较差,从而导致在无纸化上考试中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主要因为考生平时上机操作训练比较少,学生心理历练和操作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考生缺乏必要的准备,等到考试上机操作时心里紧张、手忙脚乱,甚至有的考生把相邻题目答案输错,从而使得考生正常水平得不到有效的发挥,通过率就大大降低了。

4.考试不适应题型的变化,考试更容易失分

《会计基础》题型和传统考试相比较主要是由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组成,删除了填空题和简答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传统考试相比较增加了案例分析,同时删除了填空题和简答题。无纸化模式无论是题型还是题量,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看上去表面上好像降低了难度,实际考点分散了,得分点也分散了,失分的可能性也多了,所以考试难度上也加大了。

四、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模式下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改进措施

(一)在会计教学教育中,会计专业教师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会计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涉及概念性、记忆性的知识较多,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难以提起兴趣。传统的“黑板+教材”填鸭式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主体传播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学习形式最终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甚至还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满堂灌理论知识,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例如:第一,引导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通过生动鲜活的实例去理解会计专业名词。启迪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思维,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第二,在会计课堂教学中尽量多运用多媒体授课。把课本上一些枯燥难以记忆的概念、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重点公式制作成精美的课件,灵活灵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能够从沉闷的应试课堂解脱出来,更容易地理解要掌握的知识要点,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第三,在会计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多运用财务软件,在讲解完主要的理论知识后指导学生运用财务软件完成模拟实践训练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会计教学教育中,会计专业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班级中,学生的会计基础知识好坏相差很大,如果教师以同样的学习目标标准要求不同的学生,就会令到成绩本来就不好的学生在学习成绩较大的差距面前,失去自信心,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教师根据本学期中学生的单元测试的成绩和平时学习的表现,把全班的学生分为三个级别。第一个级别是尖子生目标成绩定为80分以上,第二个级别是中等生目标成绩定为75分以上,第三个级别是小部分的后进生目标成绩定为70分以上。这只是短期的目标,等到考证前三个等级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10分,分别就是80分、85分、90分目标,确保考试能顺利通过。

(三)在会计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对知识点概念的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在无纸化考试的模式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在传授知识时,注重提高学生理解试题考核意向的能,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能力。思维能力、分析理解解决问题能的提高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应对考试,而且对学生以后的专业自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在会计教学教育中,加强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会计专业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和会计实务操作技能,积极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随着会计制度不断更新完善,会计专业课教师应及时与时俱进,坚持学习最新的会计知识,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学习,提高实操技能。学校应该积极引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把教学与生产一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校内仿真教学,校外全真实训,建立“产教结合,双真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构建无纸化操作训练和评价机制

学校应该把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作为设置考试评价的核心。第一,在理论笔试时,着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第二,建立网上检测系统,让学生在平时练习、单元检测时进行无纸化模式的训练。第三,构建考证的试题题库,让学生能够在平时学习、练习、测验中得到参加无纸化考试的经验,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加考试的自信心,也丰富了学生参加考试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国家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S].2005.

[2]韩雪娜,关绍云.谈无纸化考试[J].教育探索,2009(11).

[3]陈钰.会计从业资格认证体系的重构[J].考试周刊,2011(67).

[4]王超.实行无纸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后的会计专业教学[J].大众文艺,2011(115).

责任编辑 赖俊辰

猜你喜欢
会计教学
“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
论开展小组合作构建中职会计魅力课堂
有关会计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对职业高中会计教学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