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案导学”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1 10:58谭秋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电工基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摘要:“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以学案为载体的新教学模式。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法, 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提高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效率。

关键词:学案导学;电工基础;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104-02

作者简介:谭秋芳(1977-),女,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职业技术学校电类专业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广东 佛山/528322)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教学一直存在着 “重教轻学”的现象,教师始终扮演主角,学生只是教学活动中的配角,甚至是观众,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在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本学期我校领导经过深入研究,基于我校已形成“三活”(活教、活学、活评)的教学特色,在各个科组全面推广实施了“学案导学”教学法。笔者作为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教师之一,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深入实践及探索,发现“学案导学”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职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职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案导学”的设计

我们这次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实行“学案导学”的组员共6人,在大家集体备课的前提下,组长提出一个共同的课题《电流的磁效应》,每人都要完成该节课的学案内容的设计。根据学校里发下来的学案模板设计出学案,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过程、当堂检测及课后作业检测等几个部分的内容。然后,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对大家设计好的学案进行详细讨论,各自发表意见,最后达成一致,定稿、打印、制版后发给学生。例如,《电流的磁效应》的教学内容,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目标:(1)了解磁场、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2)了解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3)理解安培定则的内容及其应用。

重点难点:(1)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的理解;(2)安培定则的应用。

学习过程:(1)学生自学教材;(2)学生讨论交流;(3)教师精讲释疑;(4)学生练习巩固。

当堂检测:围绕基本学习目标,设计70%的基本问题,30%的中档问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反馈检测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成效即时给予评价。

课后作业:按学生层次安排适量练习,精选题目;教师必须明确完成各层次练习的学生,不要求所有的学生做完全部题目。

三、“学案导学”的实施过程

“学案导学”的设计固然重要,如何才能让设计发挥得淋漓尽致呢?这就要看“学案导学”的实施过程了,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步来实现前面的设计的。

(一)学生自学教材

这是“学案导学”的首要环节。“学案导学”设计在课前已发给学生,学生已明确学习目标。笔者要求学生先全面地看完整节课的教材内容,然后带着设计中提出的问题对教材再进行精读,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比如:“磁场”中的内容只要粗略地看一下教材就行了,教材中三个地方可用安培定则来判定的内容一定要仔仔细细看并联系起来一起记忆,这样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同时,要求学生把自学中有疑难的问题作好记录,并提出自己想到的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学生讨论交流

这是“学案导学”的关键环节。笔者将基础不同的学生合理分成8个小组(6人一组),按照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选出“学长”。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比如磁铁周围存在磁场、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等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磁场的方向、抽象的磁感线等内容,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学长”可以帮扶基础差的同学,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如电流为什么也能产生磁场?右手螺旋法则怎样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等内容,“学长”应及时汇总,以便教师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同时,笔者在小组之间再进行一个学习竞赛,看哪一小组的学生最先把学案设计中的问题全部解决,再看哪一组对所有问题全部掌握的学生最多,最后看哪一组能提出更多的疑难问题,综合以上三种情况给各个小组进行排名奖励,这样又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教师精讲释疑

这是“学案导学”的升华环节。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有时要配有多媒体课件动画,才能把一些抽象的知识点讲清楚,比如磁感线,学生就很难理解,教师必须要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磁感线具体化,学生才能理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要力争做到语言生动、内容从抽象到具体、从复杂到简单,比如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三种都要用到安培定则,都是安培定则但是有三种不同的表示内容,这时教师就应该把它们简单化。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精讲还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教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教师还应该讲一些学生没想到的但与教材有关的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电流的磁效应》学习中,教师可以讲讲我们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磁体,它的周围存在磁场。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四)学生练习巩固

这是“学案导学”的检测环节。学生练习分为当堂检测和课后作业。

1.当堂检测

这类题目围绕基本学习目标,设计70%的基本问题,30%的中档问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反馈检测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成效即时给予评价,并让他们竞争谁最先完成,对前面完成的学生给予奖励,提高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当堂检测题要进行讲评,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课后作业

要精选题目,并按学生层次安排适量练习,教师必须明确哪些题目要求所有的学生完成,哪些题目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并不要求所有的学生把所有的题目都做。最后,教师一定要仔细批改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尤其是对于有些学生能跨高层次完成作业要加以表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案导学”的优点及不足

“学案导学”教学法实施差不多一个学期了,笔者对所实施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他们基本上都认可了“学案导学” 教学法。笔者发现,“学案导学”教学法的优点很多,主要可总结为如下几点:(1)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效率;(3)能注重学生的层次,真正做到培优扶差;(4)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但是“学案导学”教学法实施起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案设计得不够完善、部分学生还不适应、讨论交流时课纪乱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全体组员共同努力,相信“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施会越来越顺利,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在电工基础的课堂中,教师如果能够熟练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法,充分发挥其优点,尽量避免其不足,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学生在一个主动的、带有竞争的学习氛围中参与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一定能提高。

参考文献:

周绍敏.电工基础(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电工基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困扰与对策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