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及对策

2016-05-13 10:07吴著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发热过敏

吴著球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及对策

吴著球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状况,分析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应对的措施,提高输血安全。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 年12月在我院输注各种成分血液制品的患者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接受各种成分血液治疗9 417人次,发生不良反应12人次,输血不良反应反应率为0.127%。其中,过敏反应10例,占输血不良反应的83.3%;非溶血性发热反应2例,占比16.7%。无溶血反应及其他输血反应发生。结论 我院的输血不良反应率较低,主要不良反应类型是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两种类型,且与孕产史、输血史存在较密切的关系。对输血不良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有:(1)加强医院控制输血严重危害的方案和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的学习培训。(2)重视有输血史、孕产史和过敏史患者输血时的观察,正确识别输血不良反应,掌握输血不良反应应急措施。(3)重视输血前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过敏;发热

输血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临床治疗措施之一,可以改善患者病情,挽救患者生命。但输血不良反应可增加临床用血的无效输注率[1],危害患者健康甚至造成患者死亡。为了减少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九条在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应当履行的职责中规定: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为了解我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状况,分析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应对的措施,提高输血安全,现将2014~2015年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输注各种成分血液制品的患者9 417人次,男5 530人次,女3 887人次。用血量5 872 400 ml。年龄1天~98岁。

1.2 方法

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采取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应按有关规定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返回输血科。收集记录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的信息,查阅患者病历,结合病程记录、护理记录情况,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1.3 输血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2]

1.3.1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1)输血开始至2小时以内体温升高1℃以上,并伴有发热症状。(2)受血者有多次输血或多次妊娠史,既往有输血发热反应病史等。

1.3.2 过敏反应 (1)一般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立即发生。(2)轻度过敏者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3)严重过敏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喉头黏膜水肿、呼吸困难、哮喘、发绀,更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有些患者可伴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1.3.3 溶血反应及其他输血反应 溶血反应:由于免疫的或非免疫的原因,使输入的红细胞在受血者的体内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其他输血反应: 如细菌污染反应、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输血后紫癜、肺水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IMB SPSS 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各种成分血液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情况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各种成分血液治疗9 417人次,发生不良反应12人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27%。其中,过敏反应10例,占输血不良反应的83.3%;非溶血性发热反应2例,占比16.7%。无溶血反应及其他输血反应发生。不同输血不良反应在各种成分血液分布见表1。不同输血不良反应在各种成分血液分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输血不良反应与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

输血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我们列出的因素有:反应类型、性别、输血史、孕产史、过敏史、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从配血到输注各环节的操作流程是否规范等。具体情况见表2。

表1 不同输血不良反应在各种成分血液分布

表2 输血不良反应与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

3 讨论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于输入血液中的抗原性与非抗原性物质引起的免疫性与非免疫性反应。临床上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有溶血性和非溶血性2大类[3]。本文所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全部为非溶血性不良反应,且为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两种类型。说明随着输血条件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用血管理的进一步规范,溶血性输血反应已大为减少。

输血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临床用血管理的重视,近年来各地报道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尽一致[4-8]。本院输血不良反应反应率为0.127%,与唐若腾报道的接近。反应类型只出现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为83.3%,与杨芳年等报道的一致。不同血液成分间输血不良反应我院红细胞制品为0.15%,血浆制品为0.11%,血小板未发生不良反应,但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报道血小板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红细胞次之,血浆相对较低[4-5],本资料显示红细胞制品略高于血浆,血小板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可能的原因为我院输注血小板前均提前15分钟注射苯海拉明,而红细胞制品自2013年以后我院均为滤白产品有关。

输血不良反应与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因发生例数少,未做统计学处理。从表2可见过敏反应与性别、孕产史、输血史存在较密切的关系。8例过敏反应中,女性5例,均有孕产史,3例男性均有输血史。4例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均有输血史或孕产史。产生不规则抗体时易出现发热反应,有过敏史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所发生的过敏或发热输血不良反应程度较轻,经对症处理后均逐渐恢复正常。

在血液来源、血液贮存、配发血流程和血液输注流程均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因有输血史、孕产史及其他不可避免的因素存在的情况下,针对输血的不良反应我们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有:(1)加强医院控制输血严重危害的方案和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的学习培训。(2)重视有输血史、孕产史和过敏史患者输血时的观察,正确识别输血不良反应,掌握输血不良反应应急措施。(3)重视输血前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参考文献

[1]陈会欣,王顺.输血不良反应对输血疗效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969-971.

[2]刘景汉,汪德清,李卉,等.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99-410.

[3]乐虹,严莎.我国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10):5-7.

[4]杨芳年,郭玉嵩,林天平,等.113例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9):915-916.

[5]林静霞,任俊,肖帆,等.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3):291-294.

[6]唐若腾.36例输血不良反应情况调查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4(6):1057-1058.

[7]李丹,程璐璇,陈晓鸿,等.某三级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960-962.

[8]张楠.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1):1442-1443.

作者单位: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WU Zhuqiu, 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Nany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nsfusion in our hospital,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discuss the measures to deal with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Methods Transfusion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components of blood products were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Results 9 417 people receive blood composition treatment, 12 adverse reactions, adverse transfusion reaction rate was 0.127%.Among them, 10 cases of allergic reactions, accounting for 83.3% of the blood transfusion adverse reactions, 2 cases of non hemolytic febrile reaction, accounting for 16.7%.No hemolytic reaction and other transfusion reactions occurred.Conclusion Blood transfusion adverse reaction rate is low in our hospital, major adverse reaction type is two types of allergic reactions and non hemolytic febrile reaction and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and pregnancy history, history of blood transfusion.We should tak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nsfusion measures : (1) Scheme and identification of blood transfusion adverse reactions to strengthen hospital transfusion control seriously endanger the standard and emergency measures of training.(2)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history of blood transfusion, pregnancy history and allergic history of blood transfusion observation, correct identification of adverse transfusion reaction, master emergency measures of adverse transfusion reaction.(3) Pay attention to relevant laboratory tests before blood transfusion.

[Key words]Adverse transfusion reaction, Allergy, Fever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7.019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7-0027-03

【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发热过敏
过敏星人SOS!
过敏8问
远离季节性过敏
应用红外检测技术查找35kV系统接地故障
红外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人为什么会过敏?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针对变电站设备的红外测温思路分析
花粉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