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课堂“唠叨”现象探析

2016-05-14 13:04刘浩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8期
关键词:三峡生动景物

先看一个案例。

有位教师在执教《小地主》一课时,要求学生找出“我”与小地主交往中最生动的场面,并说出生动的理由。问题一提出来,老师随后提示说:所谓场面就是一些人物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的某件事的一个生动的画面。要赏析它的好处,我们可以抓关键词语,也可以从具体内容上去分析,有时候还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赏析……老师断断续续的用了将近五分钟去进行所谓的“引导”或“启发”,然后稍微一停顿,就找学生回答。本来是学生学习思考的时间,结果让教师好心的“唠叨”霸占了。

从教师“唠叨”的内容看,有这样几种情形:

一是习惯型。这种类型大多是教师无意识的口头语。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经常带一些习惯性的口头语,如“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等,一节课多达几十句,甚至每句话都有,累积起来,确实会占去不少时间。占用时间事小,影响学生有效学习事大。

二是解释型。通过教师的“唠叨”,把有难度的或者学生不好把握的问题解释清楚。如有位教师在执教郦道元的《三峡》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三峡景观?问题提出后,看到学生很茫然,老师就开始了如下“唠叨”: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大家反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再从相关语句中找出所写的景物,看看文中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至此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找出文中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造成老师“唠叨”的原因就在于问题设计有歧义,使学生难以把握。歧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上,这既可以理解为写了哪些景物,也可以理解为从哪些角度来写的,还可以理解为从哪些特点来写的。而发问者的本意是让学生找出文中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那么这个问题就可以修改为:文章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一目了然,一步到位,省去许多口舌。

三是控制型。通过附加很多的限制条件,让学生按图索骥,谢绝学生“旁逸斜出”。如有位老师让学生复述《雪地贺卡》一文的主要内容,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后,老师又做了如下“唠叨”:复述的时候要说清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为什么做、怎样做、结果怎么样等等,这确实是画蛇添足。

四是暗示型。老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赶进度,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答案通过“唠叨”暗示给学生,问题仅是一个幌子,虚晃一枪,让学生在自己唠叨的话语里听出言外之意,把答案说出来,师生皆大欢喜,这才是真实目的。

五是重复型。翻来覆去地重复问题或者重复强调学生回答的答案,唯恐学生记不住。

教师“唠叨”的心理主要有两种。

一是避免冷场。多数老师担心课堂上的沉默,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或优质课更害怕课堂上的“冷清”,总认为话语不断,热热闹闹是好课。基于这种心理,所以在看似“冷场”的时候,老师就开始唱“独角戏”,没话找话进行“帮衬”。

二是独霸课堂。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老师要做到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更多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有些教师虽然具备了一些新理念,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非常普遍,于是就出现了借助不停的“唠叨”来独霸课堂的现象,其实质是害怕学生“跑偏”,目的是“管死”课堂。

古人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位老师执教九年级“表达与交流”之“场面与细节”,让学生看《唐山大地震》姊妹俩被瓦砾压着、妈妈决定要救哪一个的一段视频,长达4分钟,看过之后,多媒体上出现了一行文字:

请你选取视频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把它写下来。

要求:5分钟以内,150字左右。

老师一句话也没说,学生一句话也没有说,而是纷纷拿出笔,开始写作。教室内一片寂静,只有学生刷刷的写字声。

这位老师的处理,真是值得大加赞赏。一是节省了课堂时间,有效的利用了时间。二是师生都没有说话,有利于保持此时的课堂氛围。因为学生刚看过视频,都被笼罩在悲情之中,都在为视频中人物的命运担心,看似无声,实则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极度的不平静。由于没有老师话语的干扰,也就为学生思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空。此刻,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这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堂,必不能缺少学生的静思默想。

刘浩,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三峡生动景物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春到三峡
景物描写要准确
无花果香溢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