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2016-05-14 13:04邹艳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8期
关键词:邓稼先烈日骆驼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下面谈谈初中语文课的几种有效导入方法。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温故知新导入法就是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杜甫的《望岳》这首诗时,笔者这么问同学们:唐代有两位大诗人一位号称“诗仙”,一位被誉为“诗圣”,大家一起回忆,他们各是哪一位?有的同学记忆犹新,可学习一般的同学,印象早已模糊了,但他们却在各自的脑瓜里认真地搜寻着。紧接着笔者又问:被誉为“诗圣”的杜甫所写的大多都是包含什么样情感的诗呢?谁又能说出一两句来?这样加深同学们对杜甫诗歌的了解。于是,笔者用一句“今天我们学习《望岳》,这首诗可是杜甫一生中少有的充满乐观向上情感的诗歌”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法效果还不错吧。

二、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法就是把以前学过的与本课相类似的文章搬出来让同学们分析一下其文章的内容特点、写作特点来导入新课。例如讲《观刈麦》时,笔者是这样引入的:我们都知道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课文揭露了唐朝后期繁重的赋税制度对人民的迫害,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观刈麦》同样是揭示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对人民的压迫。

三、身边事例导入法

身边事例导入法就是以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来导入新课。例如:同学们之间常常会发生一些小纠纷,有两位同学为做班级卫生谁打扫少了一点而发生争执,以致出现打架行为。当老师对他们提出批评时,一位承认错误,另一位却拒不认错,并且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是男子汉,轻易不低头,男子汉要活得有出息!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后位同学到底有没有错?他的“轻易不低头”是否真的就是有出息了?真正的出息是什么?这个答案,历史上廉颇和蔺相如会告诉我们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反馈导入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比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重点探讨文中“个性语言的描写”及“对比手法的运用”,下面先请一个同学谈谈自己所掌握的有关莎士比亚的情况。当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五、故事导入法

即用与课文内容或主题相关或相似的趣事导入,这种导入法,意在以趣味性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结合故事设置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激起学生跃跃欲试探索新知的欲望。如《斑羚飞渡》一文,文章体现的是动物为了生存舍身互救的主题,可以以一个类似的故事导入:非洲沙漠中一队野生骆驼很久没有水喝,已经到了危及生命的地步,它们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处水源,可水面在低于地面的地底深处,骆驼队开始焦躁不安起来,这时走出几只老骆驼,它们围着水源走了几圈,其中一只老骆驼跳了下去,另外几只也毅然跳了下去,水面升高了,年幼的和年轻的骆驼喝到了得以延续生命的水,它们得救了。这群骆驼围着水源久久不愿离去。听了这则故事,你有何感想?

再如教学《邓稼先》一文,学生对距离其年代较远的人物缺乏了解,笔者便在上课之前给学生讲一讲关于邓稼先的一些生平轶事。再者,本文作者是杨振宁,他们两个不同的人生轨迹亦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同样都是科学家,但是人物的性格命运却截然相反,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兴趣,使其更想了解邓稼先其人。

六、生活经验导入法

例如:同学们还记得去年5月30日那一天吗?我们为了给“六·一”国际儿童节献礼,学校组织了前往3公里的茂北社区打扫卫生的活动,大家顶着烈日,你扫我铲,你抬我扛,干得很辛苦。正在休息时,一阵大风刮来,刚清扫干净的地方,又被狂风卷来了很多的垃圾,白干了,接着又被一场暴雨浇得湿透,此时,内心的感受如何?是的,烈日和暴雨带给我们的滋味确实不好,可那些为了生计而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奔跑、痛苦挣扎的人,他们心里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呢?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

语文课的导入法是多种多样的,值得强调的是,无论采用哪一种导入法,都要为课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语文课文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一课堂的导入环节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邹艳新,教师,现居河北乐亭。

猜你喜欢
邓稼先烈日骆驼
邓稼先 献身国防 铸就辉煌
烈日下的坚守
烈日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大骆驼
骆驼
疯狂编辑部之烈日消暑法
烈日下的浪漫新颂
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