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因素分析

2016-05-14 23:39章友燕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影响因素大学生

章友燕

【摘要】大學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很好促进他们增强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影响因素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调查了解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影响因素,得出影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因素大致分为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内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三个大方面。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1、个人态度

态度是行动的先导。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学校和自身的认识不准确,把社会实践看作是对时间的浪费;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电子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白白将大学时光浪费,没有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自身能力。

2、自我保护意识

调查“您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前,有没有签订相关协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选项分别是A、有B、没有C、无所谓D、其他),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54%的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未签订协议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实践过程中遭受到不法商家的欺骗,给自身造成心理阴影,直接影响其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信心;其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武器来向恶势力宣战,因此,导致部分大学生选择避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规避上当受骗的风险,无疑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度产生消极影响。甚至还有5%的学生对此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二、学校内部因素

1、管理机制

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能够很好的监督、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性。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基于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完成自身教学任务,仅在寒暑假给大学生发放社会实践登记表,要求学生在登记表上签字盖章即可,导致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也让社会实践变得名不副实。由此看出,学校是否建立完整的社会实践监督、评价机制,对大学生是否高效参与社会实践影响重大。

2、学校投入力度

调查“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您认为学校应当做好哪些重点工作?”,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71.24%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更多联系实践单位,71.90%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岗前培训。表明学校在很多方面缺乏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科学的实践指导,导致部分大学生“盲人摸象”,无法正确分析自身,找准实践方向。

3、实践活动形式

调查“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的认知度”,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的认知主要集中在“三下乡支援农村建设”、“寒暑假带薪实习”、“青年志愿者服务”,对其他类型的活动参与度低。浏览高校内部教务网发现,有三分之二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三下乡”和“寒暑假带薪实习”有关,其他的社会实践形式却不曾提及,对大多数90后在校大学生来讲,实践活动内容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其参与实践。

三、社会环境因素

1、政府政策法规保障

政府提供的法规和政策保障是否有力,也会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情况。根据调查发现,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没有作出明文规定;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良莠不齐,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上当受骗经历,不愿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2、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成本,政府是否提供各种形式的财政拨款、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选择是否参与社会实践。其原因在于,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可以减少高校、学生支出的成本,对于大学生来说,需要自身支付的成本越低,其参与社会实践的意愿更高。因此,政府的财政支出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实践参与度。

3、实践基地态度

实践基地的态度主要是大学生参与实践的单位领导与员工对大学生的评价和行为倾向。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接受和欢迎大学生进入的实践单位只有35.29%和20.26%,而有41.83%的实践单位对大学生的进入实践单位的态度一般。

4、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的态度也会对大学生是否选择参与社会实践有影响。家人和亲朋的支持是影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又一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反对率仅有1.31%,完全支持率为71.24%;并大多数家庭会通过提供参考和建议(70.64%)、介绍实习单位(33.94%)或者提供资金帮助(28.44%)的方式支持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图4和图5所示。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受到内、外部诸如大学生自身、学校、其他社会组织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相关各方引起重视,能够为大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本文指导教师:张丽平,赖莉

基金资助: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5125)

【参考文献】

[1] 王学俭.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J]. 高校理论战线, 2005,(5):121-122.

[2] 吴晓晴. 浅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1):13-14.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影响因素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