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的语文常态课堂教学策略探微

2016-05-14 14:06严建英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6年5期
关键词:导学文本生命

严建英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要精心备问题的设计、备小组合作点,学会取舍,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本”。教师的导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文本,深入合作探究,形成自己特有的思维方法。

一、设计导学单。过好预习关,培养学生自学自疑能力

导学单作为学生学习的前奏曲,在基于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理念下,成了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起点。在导学单上的“先学导航”部分应该是“少而精”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设计导学单,将趣味性与知识性有机地整合,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为学生学习文本铺垫,给学生留下思考质疑的余地。

设计导学单的目的是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导学单也是课堂教学的线路图。导学单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供一生”。只有让学生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问题意识,才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在导学单的设计上充分渗透自学方法,就能出色地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因势利导,过好词句关,突出学法学力的契合点

语文阅读课应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体验,使学生有所感悟、思考,受到情感渲染,享受审美情趣,习得学习的方法。阅读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合作进行的双边活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将语言训练与思维发展有机链接,让阅读课堂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绽放精彩。

1.导在易错处。杖拨云开引路深。布鲁纳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错是学情的真实流露,此时,也是教师导学的最佳契机。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正确巧妙地利用错误资源,促进学生情感与智力的发展。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有一词组“花的脊梁”,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脊”这个难点展开教学,一是通过解释:“脊”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表示背上正中间的骨头,也指动物背中间的骨头,后来引申为部分事物中间高起的部分。“脊”左边两笔“点、提”与右边的“撇、点”可以表示脊梁上很多骨头的有序排列;二是通过看幻灯片,看一下“脊”的大篆与小篆的动态书写过程,让学生了解“脊”字的书写。通过对“脊”字的拆分,让学生明白“脊”字的构造特点,轻松地掌握其书写要领,自然而然地将“脊”字铭刻在心田。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易错之处巧引领,注意捕捉学生的“错误”,将机会留给学生,引导他们在思考中发现不足。

2.导在肤浅时。咬定文本不放松。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师生共研文本是对课文进行深层次质疑、感悟、提炼的经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不能进一步理解语言、揣摩语言时要抓住关键词无痕地嫁接,进入豁然开朗的境地,品出语言之韵味,体悟其内涵。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课文中有一个“冒”字用得真好。这就向教师们提示了要引导学生体会“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在表情达意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不能让学生一读了之,而应让学生充分诵读,在整体感知之上发现“冒”字用得多么独具匠心!可以让学生采用换一换的方法:“冒”字可换成哪些字呢?(长、钻、项、穿、伸、挺)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用“冒”字,而不采用其他的这些字呢?请大家静下心再读读前后的几个句子,想想:荷花是如何长出来的,会让你感觉到花儿是怎样冒出来的?(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下列的词语:急切地、争先恐后地、迫不及待地、生机蓬勃地,换入句中反复地读一读,体会其词的妙用。)

教师通过启发学生精思深掘,为学生在遣词造句中播下善用词语的种子,让学生领会词语的言外之意、作者的弦外之音,与作者产生思想的融合,得到感情的共鸣,把握了文字背后的智慧和情思,读出语言的温度,将阅读向深处蔓延,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组共研,过好合作关,有效挖掘文本资源

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巧设“合作点”,提出能激起学生探究、交流欲望的焦点话题,让课堂多一些争辩,激发学生思辨之花以及交流探讨的欲望,使学生在争辩中不断思考质疑,有效地挖掘文本资源,达成教学目标。笔者在执教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一课时,突出了让学生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感悟出人生的哲思的重难点。课件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然后引导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对这句话的感悟。晨光组一位c同学站起来发言:我们组对这一段最有感触,都认为生命应体现价值。此组一位同学补充道:生命是非常有限的,作为小学生应在生命的每一天绽放出自己特有的华彩,努力学习新知,长大做一位有用的人。另一位同学也站起来发言:记得王光美说过一句话,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同学们应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勇敢拼搏!接着,其他学习小组也结合资料进行了补充。笔者接过学生的话茬,动情地说:同学们,每个学习小组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言,令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啊,人人珍爱生命,必将创造出属于自我的价值。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讨论重点句,自我表达观点,让学生畅所欲言,认真聆听,使每一位学生都有独特的感受,有智慧火花的碰撞,有对生命的美化与呼唤,产生了来自孩童世界值得珍视的生成性资源,也是“主客融合,物我同境”的真正实现,令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发挥与凸显,真正地彰显出生命的关怀。

以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需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需力,教师在课堂上要点“学”成金,把握好教学设计与课堂学生状况的互动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成状态,立足文本的言语形式,抓语言训练点,抓方法习得点,抓能力培养点,精心设计,筛选出有效言语实践的内容,飞渡阅读课堂迷津,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使语文课根深叶茂,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导学文本生命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我是小导游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