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016-05-14 07:48高建华战逸耕
教育界·上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高建华 战逸耕

【摘 要】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以正确客观认识师生关系作为基础,不断加强师生互相理解与尊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充分发挥教书育人作用,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构建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性质和水平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身心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结构的运行归根结底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着力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我们当下对师生关系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更有助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师生关系的客观阐述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应对师生关系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

(一)有生才有师

在学校出现之前,子女要学习,家长请来合适的人(教师)上门教自己的子女。后因要学习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家庭教学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在社会上出现了正式的教育机构——学校。众多的学生来到学校学习,因此带来了教师队伍的发展与壮大。可见,在古代是先有学生后有教师的,没有学生也就没有教师;在现代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学生,哪有学校,哪有教师呢?学生不为教师存在而存在,而教师却因为学生而存在。

(二)爱生与尊师

针对旧中国严重扭曲的师生关系,徐特立、吴玉章等前辈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倡“尊师爱生”,意指学生尊敬教师,教师爱护学生。这四个字兼顾了师生双方,无疑比封建社会“师长有尊”片面强调师方是一大进步。但这四字又易引起误解,即学生尊师,教师才爱护学生,将尊师作为爱生的先决条件。实际上,教师爱学生应当是无条件的,而学生尊敬教师却是有条件的,因为教师如果素质低下,又不爱学生,学生又何必尊敬这样的教师呢?所以将“尊师爱生”改为“爱生尊师”更合情合理,这样一可以改变尊卑、上下等级观念,二可以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由爱生引发尊师所形成的师生关系,自然多于人为,真诚多于虚伪,亲切多于疏远,温暖多于冷漠。

(三)主体与主导

在严重扭曲的师生关系下,教师往往把学生当作消极装纳知识的“容器”,不重视学生的学,以自己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以自己的教为目的,而不以学生的学为目的,主观脱离客观,结果是有教无学,结果是教师拼命教、多多教、赶进度、赶考试,学生充其量只能背诵一下书本上的知识,这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而在教育史上,也曾经出现过“儿童本位”“学生中心”等思想,这实际上主张学生为主体。到底师生双方谁是主体呢?众所周知,人在进入学校之前已经自学了许多经验、知识,出生后就重视学习。教师教之功是有限的,而学生学之功是无限的,所以要重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主的“主”,不是君主的“主”,不是主持的“主”,而是主动的“主”、独立自主的“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一个基本观念。

二、师生关系的合理构建

(一)师生互相理解与尊重是前提

身为人师,教师首先要理解与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理解并尊重他们的追求、情感、兴趣、爱好与需要,永远记住自己的工作是因有学生存在而存在的,从“尊贵”的虚假的台阶上走下来,平等对待学生。作为求学者的学生则应理解与尊重老师教育自己所花费的心血和所付出的劳动。师生双方只有相互理解与尊重,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素质高是关键

素质指整体素质。教师对待学生热情友好、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的品格等,都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尊敬,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心灵距离的缩短,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三)教书育人是途径

教书育人是现代教育价值观在教师工作的体现,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包括体育教师在内,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方法等,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实现社会化,促进学生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法根.做一个大写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李长伟.师生关系的古今之变[J].教育研究,2012(08):113-119.

猜你喜欢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