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

2016-05-16 05:24夏光清
莫愁 2016年6期
关键词:卡纸家长同学

夏光清



如何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

夏光清

如何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

江苏扬州一读者来信咨询:我家孩子读二年级,我发现他有的题目不会做时,不知道去请教老师,总是把问题带回家。我鼓励他有问题要在课堂上解决,但他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请教。我们该如何引导他?

答:我曾就孩子的“问题意识”做了一个小调查:班级20%左右的孩子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只要请教一下老师或同学,就能马上解决,但他们很少提问;而大多能回答出来的问题,近50%的孩子却懒得举手,担心回答不对让别人笑话,时间一长,也就看似“没有问题”了。有问题不及时提出,是不少学生常见的学习状态。

首先,父母、老师都要反思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不少孩子在家里总是被惯着,祖父母的溺爱、母亲的包办与父爱的缺位,往往造成孩子性格的脆弱与内向,表现为独立性差,变通性不强,学习上懒得动脑筋。

其次,父母要建立与孩子沟通的平台。父亲要更多地介入其中,如天天做家务、睡前谈心、每日故事、20分钟亲子散步等,和孩子一起说说怎么包饺子,一起谈谈书中的人物,一起聊聊学校发生的趣事等,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孩子善问,与其说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习惯。

第三,鼓励孩子多交朋友,鼓励孩子带朋友到家里来玩,在同伴交往中学会表现自己。孩子在玩耍中会生成很多问题,也会慢慢解决这些问题。

第四,跟老师保持积极的沟通。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不懂就问,关系到孩子听课效率的高低,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效果。当然,问,除了显示孩子的思考力之外,还跟孩子的个性有关系。如,活泼型的孩子往往没思考就举手;完美型的孩子只有大家都不懂时才提问;腼腆型的孩子即使想问,也羞于举手;注意力分散型的孩子有时根本就不知道问什么。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

第五,要孩子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先要解决孩子的思想问题。家长不妨给孩子准备一个问题本,制作一个小表格,在上面记录孩子每天发言的次数,解决问题的个数。每周进行总结,发现孩子进步时,就鼓励他继续努力,让孩子逐渐变得希望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被同学家长指责,怎么办?

河南开封一读者来信咨询:我孩子美术课因为忘记带卡纸,向后座位的同学借了两张。结果这位同学家长却在班级群里指责我们,并且说我孩子是在他家孩子不同意的情况下“抢”的,但我问孩子,他说是对方同意借的。面对同学家长的指责,我们该如何处理?

答:首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父母的智商、情商一定都要高。同学家长的指责,说明育儿观、价值观与你们不一样,且非常情绪化,伤了家长之间的和气。小孩哪有隔夜恨,一起玩耍泯恩仇。我们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能再让此事给孩子带来心灵困扰。

第二,孩子是最愿意分享的,借给别人卡纸,说明孩子有一颗乐善好施的心,而对方家长却误认为是“被欺负”,这是成年人强加给孩子的,无疑为孩子做了坏的榜样。我们不能因为心疼孩子而一味说别人的不是,不妨和孩子一起把“借”的两张卡纸还回去,并真诚地向对方说“谢谢”,这是一个明智、聪慧的妈妈应有的决断。

第三,解决孩子之间的问题,需要双方父母的智慧和定力。在动物界,小动物们打打闹闹,狼爸虎妈们往往不理不管不干涉,这样反而加速了幼崽生存技巧的开发进程。我们先不必理睬对方的指责,即使沟通时,也要尽量心平气和,用时间用理智避免矛盾激化;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一次冲突就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还要和老师交流,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不允许对方家长伤及到自己的孩子。

第四,父母可以把这样的“偶发事件”成功转化为教育契机,理性地教孩子学会调节情绪,学会原谅和包容他人,要知道,生活本身就是挫折教育最好的课堂。

(作者系江苏省家庭教育专家库成员、南京市妇联“母亲学堂”特聘讲师。)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朱璐zhulu83@126.com

猜你喜欢
卡纸家长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立体卡纸金鱼
可爱的卡纸小鱼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