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S303线哈白段“电子警察”设置研究

2016-05-30 10:48吴洋
时代汽车 2016年8期
关键词:电子警察规范设置

吴洋

摘 要:“电子警察”是现代道路交通管理中非现场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一些偏远山区路段中,由于“电子警察”的设置不够规范,或者没有根据道路环境变化而及时调整,使得其不能准确、公正的发挥执法作用。本文旨在以新疆 S303线哈白段“电子警察”设置现状为研究对象,找出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建议,

让“电子警察”设置的更加规范,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警察;设置;规范

1 引言

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学化程度在我国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相对较低,在一些山区路段中对“电子警察”等非现场执法手段的运用还不够规范。本文旨在对新疆 S303线哈白段“电子警察”的设置现状进行研究,找出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提升“电子警察”在山区路段中设置的规范性,更好的满足偏远山区道路交通管理的需要。

2 “电子警察”简介

2.1 “电子警察”及其作用

“电子警察”最早被媒体公开称呼是在 1998年 3月 23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中,当时专指“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 [1]。随着交通管理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子警察”等作为监测并记录交通信息的设备层出不穷,种类也越来越多。依照《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包括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设备、闯红灯自动记录设备、违反禁行规定自动记录设备、测速取证设备、机动车区间测速设备、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

为视频取证设备等。[2]

经过近 20年的发展,“电子警察”已活跃在交通管理的多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在需要的地段设置系统设备,进行自动化的监控,不但降低了交通管理人员的数量,减轻了管理工作强度,还实现了城市交通的实时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抓拍监控,是现代交通智能管理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3]

2.2 “电子警察”功能及意义

随着交通管理的不断智能化,“电子警察”设备所涵盖的面越来越广,具有的功能也越来越多。目前,较为常用的功能主要有车辆图像记录、车辆号牌识别、自动报警、速度测定、流量统计 [4]等,为缓解警力不足、保障公正执法、消除治理盲点等做出了贡献,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执法效果的影响,也为执法监督提供了重要依据。

3 S303线哈白段“电子警察”设置情况分析

3.1 哈白段“电子警察”设置概况

S303线哈白段全长 70公里,分别在 7公哈白段“电子警察”设置情况里、37公里、66公里和 75公里处设置有“电子警察”(设置位置及限速情况如下表)。 7公里处为双向双车道前后抓拍, 37公里、 66公里和 75公里处为双向双车道正面抓拍。其中在 7公里处至 66公里处“电子警察”于 2011年 9月 10日启用。

3.2 设置起因

2011年 S303线先后发生了“9.3”、“9.9”重大交通事故。为减少或避免该段路再因超速引发交通事故,2011年 9月 10日启用了“电子警察”设备,当日便抓拍超速违章车辆 498辆次,平均每分钟就有 0.64辆次。可见“电子警察”的非现场执法作用十分明显,因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数量明显减少。

3.3 哈白段“电子警察”设置存在的问题

3.3.1 驾驶人意见

目前,哈白段是连通哈密和巴里坤间唯一可以通行的公路,每天往返各型车辆近万辆,随着山北两县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道路运输压力将越来越大。为更好的规范哈白段交通秩序,掌握驾驶人心理,随机抽查了 11名驾驶员进行调查。

经过随机调查,大部分驾驶员对是否应当设置“电子警察”是表示支持的,有少部分驾驶员认为存在不规范现象,而有相当多的人对区间限速表示反对,认为区测速的限速要求不够合理。

3.3.2 位置选取

根据《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要求,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对设置应当合法、科学、合理、规范、环保。对视频摄像机的设置要求明确指出:加油站出入口应当设置视频摄像机。

S303线 7公里工业园区处虽然设置有“电子警察”,但是并不规范。因为该处“电子警察”以南是加油站出入口,以北是 CNG加气站出入口,而加油站和加气站之间有内部道路连通。往来车辆可以借道堂而皇之的躲避“电子警察”。

3.3.3 盲区控制

根据两点间区间测速要求,一旦其中一个点位的监控设施未能抓拍到车辆通过情况,那么另一个点位的监控即使抓拍到了,也无法计算出区间内车速情况。这样就给利用视场盲区躲避“电子警察”的驾驶员有了可乘之机。

S303线 66公里处的“电子警察”由于存在视场盲区,往来车辆经常借助监控杆下西侧的临时停车区成功躲过探头抓拍。

4 S303线哈白段“电子警察”设置建议

4.1 规范“电子警察”设置

根据《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 GA/ T 959-2011)要求,实施区间测速的路段应在起点前方 200m~ 1000m处设置预告标志,并在起点和终点分别设置起点标志和终点标志。然而在本文所讨论的 S303线哈白段中未见到区间测速告知标志。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标准规定,进一步规范交通标志设置。

4.2 增设相应交通设施

山区路段弯急坡陡,在急弯陡坡处适当增设一定数量的“电子警察”可以抓拍交通违法、掌握交通运行情况、提高通行安全。在重要弯道处、事故多发区段配备一定数量的高清监控设备,能进一步监测道路通行情况,规范驾驶行为。另外,还应当在进出山道路两侧、山区危险路段等处增设可变式情报信息板,及时发布封山禁行、积雪慢行、禁止通行等预告、警示信息,为山区道路通行安全服务。比如在 46公里附近急弯较多的地方以及常年气温较低的寒气沟附近就可以增设“电子警察”。

4.3 变更现有监控位置

根据 S303线“电子警察”设置现状,综合车辆通行情况,建议变更部分“电子警察”位置。如将北出口 7公里处的“电子警察”向北或者向南迁移,确保途径 S303线车辆有效抓拍。将南山口 37公里处的“电子警察”设置在进出山的高坡顶部,凭借地势实现自然减速,利用道路两侧山丘限制车辆绕行,从而有效抓拍并记录车辆通行数量、车型等信息,为侦查办案服务。

4.4 联组区间测速设备

根据《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测速区间是指两个相邻测速监控点之间的路段,这就为刻意躲避“电子警察”提供了可乘之机。然而,若将多个“电子警察”进行联组,则可有效减少此类现象发生。

4.5 调整区间测速设置

标准是用于指导具体实践的或强制性、或指导性的规范,体现了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然而为了确保安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是否应当结合实际,适度灵活的执行标准要求,是值得研究的。

考虑到山区地形弯多坡陡的实际,如果超速行驶将很有可能引发严重的道路交通事故,所以,建议对标准中区间测速 60公里 /小时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让山区路段得以保留“电子警察” 40公里 /小时的限速设置,提升山区道路通行的安全性。

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用途的“电子警察”设备。比如:可以在急弯处设置违反禁行规定自动记录设备,专门对弯道超车等现象进行抓拍;在气温常年偏低的寒气沟附近路段设置交通气象环境监测设备,密切关注交通气象环境等,将道路交通信息按需传输到指挥中心等。

5 结语

S303线哈白段道路是一条重要的县际交通联络线,也是目前两地间唯一可通行的公路,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东天山旅游区的进一步建设,该段道路的客货运压力将会更大。本文是对 5年来在该路行驶中的一些思考,遇到过大雪封山、泥石流封路,也目睹过一些交通伤亡事故,每每在该路通行便会思索如何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如何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数量,如何让人、车、路、环境和谐相处,相得益彰。

本文力求通过优化 S303线哈白段“电子警察”设置,以实现偏于山区“电子警察”的优化利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为交通治理、应急救援、侦查破案等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即可安装在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和路段上并对指定车道内机动车闯红灯行为进行不间断自动检测和记录的系统。[EB/OL]. http:// baike.baidu.com/link?url=Mn43J8H1IlK E96g9OerrqXweo4udt8MvKZyKau2hHp WHw_2jjAOq9VX-EfH4UW6E705HPJ_ qsJQusyhOR1mR1K.

[2] GA/T 1047—2013.3.2《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

[3]《现代电子警察前端系统设计》王志杉,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53,《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第3期.

猜你喜欢
电子警察规范设置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来稿规范
上海“电子警察违法抓拍即时告知系统”8月启用
关于电子警察执法现状及解决对策探析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基于交通视频符号化的智能高清视觉电子警察系统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