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研究

2016-05-30 10:48巴桑拉姆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巴桑拉姆

【摘 要】在素质教育盛行于神州大地的今天,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教育仍然发展缓慢,教育质量不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强。为了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发展农村教育,于是新课程教育理念也走进了农村课堂教学,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农村教师研究的课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行为极大地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本文中,我试着从影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情境、课堂讲授、探究活动、合作方式、课堂评价、课堂练习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力求让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姿多彩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进行总结。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参与学习意识能力和自控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其学习动机需要教师激发和调动,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熟悉与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有关的情境过程。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面对农村教育现状,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去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

二、优化有效的课堂讲授,切合学生的心智

讲授法是指教师以口头语言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学生思维、表达教师情感、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行为方式。讲授法一直是非常有效实用的教学方法,其常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演讲等不同的方式。

三、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斯腾伯格的一句名言:“我们坚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的思维。”科學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科学探究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在关注学生动手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

四、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体现教学的民主

合作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互动来达成目标,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合作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将从课堂独裁者真正变成合作者。对于农村教育教学而言,绝大部分教师把合作方式当成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摆设,或者为了急于完成教学进度,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等等。使合作学习不能在课堂中有效地体现出来,为了实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两大目标,教师应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体现教学的民主。

五、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就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与对话,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数学的认知等,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评价语言就是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评价目的,才能有效地去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根据新课程的注释:“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

六、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提高学习的实效

数学课堂练习是课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教师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兼顾优等生的学习潜能的挖掘情况,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提高学习实效。

首先,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堂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因地制宜。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练习要注意多样性。不能只重数量而轻质量,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水平。应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练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最后,设计练习要注意开放性,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主要途径,练习设计既要能够设计出层次,更为重要的是要增加练习的开放性。开放性习题的设计练习,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开放性的练习其实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性的问题而言的。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把封闭式练习加以改良,就会变成更有趣、更富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练习,使学生有机会运用一系列思考策略进行活动,以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由模仿走向创新。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