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探讨

2016-05-30 18:06余梅花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悬念兴趣小学数学

余梅花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教育学科,对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创新教学的特征,前提出发,探讨了创新教学的程序以及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悬念

创新教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思维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以发散思维为指引,注重记忆力、创造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创新教学的特征

(一)以问题引导创新学习

问题是学生思考的首要条件,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思考学习的条件和机会,通过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中,用问题作为媒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问题中再次发现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头脑风暴中解决问题,发散思维,得到思维的发展。

(二)以开放性带动思维的发散

课堂教学,教师不应该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根据教学要求,选取各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材料,通过融现实于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同时,要运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自主探索、鼓励合作交流,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多样性,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思考方法,在班级里形成多样化思维。

二、创新教学的前提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好的教学大环境。除了政策上的支持,还需要学校给予的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支持。老师能够积极投入创新教学的探索中,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并互相交流经验,来形成好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害怕不同的教学思路会引发领导或者老师的异议。这样将导致学生思维开发受限制。教师必须要先具有创新思维进行创新教学的设计,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课堂上还应该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就是为学生服务,引领学生学习。教师要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用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的程序

(一)创设情景,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最重要的动力。积极的思维,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上的。而培养兴趣,要以实际情景为诱导。教师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弓咄学习主题,并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来提出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和动力。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强烈的兴趣。随后,教师通过教学内容以及实际需要,引导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复习原有认知结构,使得新、旧知识相互融合。

(二)有意设疑,动手操作,锻炼思维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知识关键点,思维转折处设计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好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数学知识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知识,发展对数学的兴趣。特别是讲解图形的时候,比如三角形,可以充分运用绳子或者木棍等工具,拼成相关的三角形,让学生直观学习,亲手实验,最终得到结论。

(三)总结归纳,强化记忆,深化练习

在一系列的引导学习之后的总结归纳对于系统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性提问,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整理思路,真正掌握知识,同时,强化重点知识,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开放性问题,让同学思考,练习,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四、创新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师做为课堂里的引导者,首先要精神饱满,和爱可亲,让学生感受到轻松、良好的情感氛围,形成愉悦学习的心态。教师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自己能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的熱情。课堂上不应该只有老师教,而是学生与老师的双向交流,鼓励同学发表意见,将课堂学习从简单传授知识变为头脑风暴。积极的情感促进学习的主动探索意识,用教师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某些方面的价值观得到认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有效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强化思维训练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该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抓好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难度较小的题目,可以适当减少过多的铺垫,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构建知识结构。而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悬念、制造认知冲突等方法,化难为简,对问题提出猜想,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教师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启发、引导。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多样思维。

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开放性思维,并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别人好的解题方法。最后,再通过对比讲解,重复强调,让新知识真正成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完成课堂的教学。

猜你喜欢
悬念兴趣小学数学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