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2016-05-30 18:06普布央金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新课标阅读教学

普布央金

【摘 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模式。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同时,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下面我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组学习要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

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并非都要通过小组学习来完成。如一些简单易懂,不容置疑,无需讨论的内容开展合作学习,只会使合作学习泛滥成灾,浪费宝贵的时间,而且影响课堂的纪律。因而从教学的有效性考虑,就必须对小组的内容进行取舍和优化,哪些内容最适于小组学习。小组学习要放在有讨论空间的问题上,放在学生易混淆处,难度要适宜,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这样的小组讨论才能将学生的才情发挥极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例如分角色朗读课文,课堂延伸等,这些内容一般量大、面广,通过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各个击破能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小组学习采取多样性的形式

小组学习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获得最大的效果。第一是分工合作式,即小组内分工合作,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第二是小组自主交流。在学生分工合作之后,综合各成员的意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可以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信息。第三是竞争式。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小组内之间的竞争。

三、小组学习要规定有准确的目标及时间

从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考虑,过多过滥的小组合作,必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造成心理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后果,从而影响小组学习的效果。从教材的重难点处设想,只有科学地选准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准确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才能明确目标。虽然小组学习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学习形式,但在有限的课内我们不能随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如在交流探讨过程中因为有多种认识和看法不一致时常要小组合作;如在感悟语言文字规律或人文内涵时,观点或情感出现了偏差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活动,又要限制学生为某些问题无休无止的争论。所以最好在每次小组学习之前,教师要明确给出时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还有時机要得当。如在突破重难点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转入小组合作,你一言,我一语,茅塞顿开,思路明确了,学习中也体现到成功的喜悦。

四、小组学习要建设有灵活性的组合

各班最开始小组学习组合一般采用是男女搭配,优差生搭配。实践证明,这种稳固的“帮扶式”的组合,能发挥一定的以优带差的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因为组内差异明显,优等生发挥着小教师的权威作用,这种方式可以灵活,没有平等的地位,就不会有平等的合作交流,这样不但制约了中差生的进步,同时也制约了优秀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小组学习的组合上可以提倡变固定的“帮扶式”为灵活的“平等式”的组合,依据小组学习的不同内容,采用灵活的组合方式,既可以是优中差生的等级组合,也可以是全优、全中、全差平级组,还可以是全男、全女的性别组合,可以是教师指令的组合,也可以是学生的自由组合。不管是哪一种组合,目标都是在谋求人人参与、人人发展。

五、小组学习要实施积极性评价

合作学习评价方式是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系统调探教学过程中各个动态因素间的积极互动关系,促使学生尽一切努力达到共同学习目标。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使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要目的。通过多种鼓励性的评价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如一个小组在展示自已的学习结果,其他小组通过讨论进行初步评价,然后老师参与再进行点评,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被点评的小组记录员要做好情况记录工作。在期末的时候,根据各组记录情况,教师参与小组互评的结果评出:最佳默契组、最具潜力组、最佳创意组等奖顶。尽量做到各组都有奖,保持小组的积极性,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六、小组学习要处理好师生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学生在小组讨论学习时,教师干什么?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学生在展开讨论时,教师应该也应当是小组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放下教师的师道尊严,蹲下来看孩子,坐到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地发现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创新思维的火花,及时激励,及时反馈。在汇报讨论结果时,师生也可以易位,让学生代表承担这一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换位到这个学生的小组中作为一个成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提出的问题,当其他学生解决不了时,再由教师以大朋友的角色来解决,小组学习呼唤新型的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新课标阅读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