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2016-05-30 18:06拥青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品德课素质政治

拥青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更新课程改革新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在此,谈谈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新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必然提高。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专多能,综合素质过硬,总能给教学和学生以新鲜感的有活力的老师。我想老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理论常规教学手段外,还要具有能歌善舞、表演才能、绘画、幽默感等艺术素质,这些艺术素质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品位,还可以使教师具有吸引力和亲活力,如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设计一些好的板书,在课堂上偶尔说句幽默的语言,适当穿插一些时政故事,以及歌曲的导入应用等。这样,每一节课学生们都精神饱满,情绪高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回归生活,让政治理论及时得到实践

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雏形期”,因此,如何让政治知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地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数据”去倒推一个“数学等式”,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烈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的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平常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可见通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化生活片段的引入,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黏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倡导合作精神,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合作学习,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要选取恰当的资源,以课本内容为重点,确立教学目标,选取教材内容,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所发展,有所提升,要恰当地提供学生探究的问题。探究的问题的确立,可先由学生质疑,然后进行选择,也可由教师质疑,然后组织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组织指导,适时参与,切忌主观地将学生的探究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势。如我在教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时,就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论文,题目不限,时间为一个星期。初一学生还没写过论文,老师适当指导学生论文格式,给一定的参考题目,平时关注一下学生论文的进展情况,与他们探讨一下。主要还是学生自己去关注生活、发现问题,查寻资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很多学生为了进一步掌握写论文的技巧,便去新华书店查资料,或问家长。为了寻求一个好的论题,学生更关注电视报纸上的新闻了。学生平时谈的话题也经常是问你论文的进展情况。从学生的论文题便可看出学生涉猎的知识范围是广泛的。比如《如何把握学習的新节奏》、《文明行为也是投资环境》、《如何让家乡更美》、《如何学会自我保护》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拓展了知识面,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式,更主要的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四、知行相统一,开好活动这一课

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内容丰富,设计的许多活动有较好的操作性。有些小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便能进行,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育效果。课后的活动,不是要学生重复书本上的名词、概念,去机械地重复那些知识,而是要紧扣每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他们的认真思考,去回答一些问题,去活动和实践一下,获得自己的体验,以达到巩固和提高认识、启发思维的目的。如我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在课堂教学中插入活动,要求学生制作一张表格,把他们认为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列举出来,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发言踊跃。通过此活动,使学生明确了什么是责任,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强化了学生要做个道德高尚有责任感的人的体验。

五、加强时政热点教育,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我做到以社会热点为主线,通过开设时政专题讲座,课堂五分钟时政演说,新闻发布会或从教材内容中直接渗透社会热点、重点、典型材料等教学方法,这样,既扩充了课堂的知识容量,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只是可被定义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学生懂得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掌握对人生的认知规律才是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层次教学,通过对学生差异化培养,让学生一起进步,共同提高;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深化政治知识,让学生懂得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法;要给学生提供知识迁移与拓展的方向,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品德课素质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