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育在小学藏语文课中的运用

2016-05-30 21:41洛多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藏语文激励性语言

洛多

藏语是藏民族的一种语言艺术,在小学藏语文教学的时候将多元化教学运用其中,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的知识。未来的小学藏语文多元化教学将向着现代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孩子的鼓励应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有得到老师赏识的权利,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孩子的赏识和激励应该科学合理,但激励并不等于无原则,并不等于颠倒黑白。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教学观点:

一、激励要选准时机

教师的激励不是廉价的语言,也不是装腔作势的摆设,而是说到孩子的心坎里,在孩子最需要鼓励的地方及时给予春风般的温暖。

1.孩子缺少勇气时。在课堂中,孩子难免遇到困难,有的孩子还特别胆怯,生怕受到老师的同学的嘲笑,这时候教师的一句激励一个眼神甚至一个拥抱,就有如荒漠中的一剂甘霖,给孩子带来信心,增进学习的兴趣。

2.孩子需要点拨时。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创造过程,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而是要善于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有创造力有价值的东西。有的课堂孩子思维灵动,一个又一个亮点不断闪现,得益于教师的恰当鼓励。孩子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教师就是要善于抓住时机,在孩子创造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和鼓励,让孩子的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3.孩子学习受阻时。学习的过程永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拦路虎。这时候孩子最容易产生挫败和厌学心理,老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及时发现孩子的沮喪,鼓励孩子战胜困难,想办法客服当前的难题。

二、激励方法多样化

教师的肯定和鼓励犹如一阵阵春风拂面,学生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当我们的课堂上充满了廉价的赞语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大大降低,导致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实质的提高。因而,构建有效的小学藏语文课堂,教师运用激励语言应该方法多样,恰如其分。

1.教师的语言具有激励性。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祖国的语言文字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藏语文教师更应熟练掌握祖国的语言。孩子遇到困难时,说一声:“没问题,你能行!”让孩子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孩子取得成绩时说:“你真棒,老师为你骄傲!”孩子做得不够好时说:“争取下次努力做得更好!”或者:“别泄气,相信你能行!”总之,教师的语言就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掌握好教师的语言,就能让我们的课堂事半功倍。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2.理运用教师的肢体语言。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孩子,孩子们天性好动,试想:沉闷呆板的课堂如何能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孩子沮丧了,给孩子一个深情的拥抱,能超过十句鼓励的话语。孩子调皮了,摸摸他的小脑袋。干得好,竖起大拇指,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都能激发孩子的潜力,并内化为学习的动力。

3.编儿歌顺口溜等方式。小学低段的孩子,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儿歌、猜谜深受低年级孩子的喜欢,它文字简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读好记,在小学各学科中广泛使用。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把教材的只要概念、法则和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编成儿歌谜语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有利于概括知识,揭示规律,同时也能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施效果

课堂教学采用激励性语言,为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创设张扬的空间,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舞。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并在失败面前不气馁,让学生快乐成长。

1.激励性语言,为学生搭投起体验成功的舞台。孩子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非常在意教师对他的评价。因而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做表率,密切师生关系,为学生呐喊、加油、助威,抓住时机给予奖励。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巨大动力。在藏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真正主人,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应对好各种生成的问题,巧妙设计激励性评价语言,使学生学得有滋味,我们的藏语文课堂就能充满活力,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藏语文素养。

2.激励性语言,为学生插上了自信的翅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积极发言,有的学生却想举手又有点怕举手。究其原因,想举手又怕举手的学生,要么是因为性格内向而羞于发言,要么是因为基础不扎实而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怕答错老师批评,同学耻笑。怎样让这类学生大胆、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激励他们。

3.激励性语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过去的藏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也参与教学活动,但那是一种被动的参与,这种参与没有体现出学生主体性,反而会强化学生的消极性、被动性和依赖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只有主动参与,才是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知道,学生正在成长之中,他们(特别是小学生)仅仅是一个潜在的发展主体,不会自发地变成现实的发展主体。要使学生由潜在的发展主体变成现实的发展主体,就必须介入教育的力量,给予适当而又必要的外在激励,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现实的发展主体,并获得主动的发展。激励性语言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运用激励性的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们的主体价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自身潜能,以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运用激励性策略,对学生参与行为充满期望,多表扬,多鼓励,坚持肯定性评价,从而产生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共同参与合作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入最佳发展境界。

猜你喜欢
藏语文激励性语言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语言是刀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
藏语文信息监测关键技术初探
通过电影和网络来普及与传承藏语文知识的平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