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中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

2016-05-30 22:39旦增尼玛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含义应用题数量

旦增尼玛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解答应用题能使学生把认数和计算中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数量关系运用到实际,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它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我根据教学经验现就简单应用题的教学谈几点意见。

一、把握重点,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简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归结为和差积商4种,大体可以分为4组。

第1组是与加、减法含义有直接联系的求和与求差的应用题,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确定算法。而对于它们的变型题,如求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的题目,教学中应在沟通与求和、求差应用题的联系上下功夫,使学生正确掌握思考方法和解答方法。

第2组是反映两个数与它们的相差数之间的关系,需要间接运用加、减法含义进行思考的应用题。对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来说,教学中应该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差数的正确概念,分析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的关系为重点,使学生对谁和谁比,谁多谁少,较大数能分成哪两部分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与加、减法含义建立联系,确定算法。这样的应用题,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转换思想,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第3组是与乘除法含义有直接联系的三种应用题,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明确题意的基础上联系乘、除法含义进行思考。

第4组是反映两个数与它们的倍数之间的关系,需要间接运用乘、除法含义进行思考的两数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教学中应以正确建立“倍”的概念,沟通其与乘、除法含义的联系为重点。

二、适当渗透,从一开始就做好铺垫

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应用题的启蒙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应用题进行适当渗透。其任务是实现看图说话和看图计算→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文字应用题的过渡,并逐步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懂得应用题中条件和问题间的关系,掌握思考方法和解答步骤。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即看图说话和看图计算。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善于诱导,循序渐进,有意识地提前起步。一般可从“准备课”起就训练说一句完整的话,而后再逐步训练学生说两句话、三句话。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具体题目引导学生试着将第三句话改说成疑问句,逐步熟悉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准备阶段

即教学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在这个阶段,可采取如下步骤训练:①理解题意并了解题目中告诉了什么,要求的是什么;②引导学生根据加减法含义确定算法;③列式计算。

3.过渡阶段

即教学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要引导学生懂得条件和问题等术语,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根据条件和问题间的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确定算法,从而为文字应用题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观察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动好奇,其思维还带有学前儿童的特点,往往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因而,借助于观察实验进行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大量的感性材料中汲取知识。

1.重视操作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可充分利用准备题及有关例题,让学生想、摆、说,参与知识形成过程。通过动手实践,摆出要解题的实际事物来表现,这样,学生逐步体会到,较大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较小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较小数多出来的。这就为学习相差关系应用题做了铺垫。

2.加强语言表述,发展抽象思维

人们是借助语言来思维的,我们要求的语言表述主要是指,不仅要使学生将操作过程表述出来,而且还要表述出自己的思维活动,将外部动作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这就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必须及早培养训练。在操作活动中应该在培养学生表述能力上下功夫。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时,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示意图逐步表述思维过程表述出来。进行语言表述訓练的第一阶段。当学生能较好地表达出动作感知或思维过程后,可及时将学生用语言表达的思维活动进行简缩,也就是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这就是语言表述的第二阶段。

四、强化整体结构,理清学习思路

简单应用题从数量关系来说大体可以分为4组,同一组应用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学习相差关系应用题时,其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已知和未知发生了变化。如果弄不清这一点,就会产生干扰,以至于数量关系混淆不清,分析时无从下手。弄清这类应用题的异同,对于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中,应以数量关系为核心,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倍数关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分析方法,从而使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系统,提高解题能力。为此,可采取如下步骤。

1.学生独立解答后围绕数量关系进行讨论。

2.从解题思路和运算方法上进行研究,促使学生结合乘、除法含义理解算法理论。

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抓住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联系,加强直观手段的运用,强化思路分析,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就一定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含义应用题数量
应用题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统一数量再比较
虚荣的真正含义
头发的数量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五星红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