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2016-05-30 22:39弓利军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指南针计算公式探究性

弓利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方法,它在某种程度上冲破了传统教学的某些禁锢。开展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对当前的课程改革有现实意义。《数学课程标准》有这样一个重要理念:“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们都在认真地学习这一理念,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努力实践这一理念。课堂教学跟以前相比,的确改观了许多,鲜活了许多,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许多。但在探究学习时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脱离真实世界的探究

一位老师上了一节关于辨认方向的课。老师是这样引导的——

老师:“你有什么辨认方向的好方法?”学生甲:“看太阳。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在南方,傍晚从西方落下。”学生乙:“看树叶。叶子茂盛的是南面,北面叶子比较少。”学生丙:“看树的年轮。年轮密的一面是北,疏的一面是南。”学生丁:“看冰雪融化。融化多的是南面,少的是北面。”还有的说:“看北斗星、看指南针。”而学生每说出一种方法,老师就出示相应的情境图。最后老师问:“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学生一齐回答:“指南针。”

课堂上师生之间对答如流,而且学生回答的方法也刚好是老师所设计好的。没有多余的,学生也没有再说到其他的方法。但是我们这里是南方,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北方的冰雪,冰雪融化的现象也很难见到。从学生流利的回答中,我觉得学生似乎成了学习的奴仆,没有自己的主见。尤其是当老师问学生哪个方法最好时,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指南针。”而实际上是这样吗?在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会随时拿着指南针去辨别方向呢?辨别方向应该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的。比如在大城市辨别方向可以看路牌;在农村辨别方向可以看房屋;在森林辨别方向可以看树叶或年轮;在野外天气晴朗的时候辨别方向可以看太阳;在北方冬天辨别方向可以看积雪……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下,可以根据时间情况有不同的方法来辨别方向,而不是只有指南针这一种方法才是最好的。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思考,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决不是一个“造假者”。在课堂上,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背着台词的演员”。老师应该追求真实的过程。在新课改中,我们始终不要忘记让学生接受真实的训练,看到真实的世界。

二、探究学习流于表面化

一个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出示以下操作提示语:

(1)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前学生只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剪开,就可以拼成这些已经学过的图形?

(3)平行四边形与拼成的图形有怎样的关系?

(4)平行四边形与拼成的图形比一比,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分别相当于拼成图形的什么?你能根据这些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这些好心的提示,扫除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所有障碍,可以帮他们快速“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啊,40分钟的时间确实太短,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低耗”,教师的提示少不了。然而,像这样一步步详尽的提示,就如流水线的生产过程,学生不需要付出相应的智力代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有歌词云:“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经历迷茫和疑惑,是不可能感受到豁然开朗的喜悦的,也不可能深入体会探究学习的价值。这里学生虽然只耗去了比较少的时间,是否就收获了“高效”?我看事与愿违,这样的操作活动只会给学生带来思想上的依赖与思维上的惰性。这难道不是得不偿失?

本例中,看似每个学生都参与了探究活动,每个环节学生都在探究,但这种探究活动完全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的。当学生碰到困难时,不是给学生充分的时空,不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而是用教师的指令代替学生的思考。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就能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 的计算方法。整个探究过程无须学生太多的思考与创新,失去了探究学习所能体现出来的价值。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寻找解题策略的意识,因为解题策略的寻找比问题答案的得出更有价值。我们要允许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弯路、碰钉子,让他们在不断尝试与摸索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这表面看似乎浪费了时间,但是事实上对学生的后继学习与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我们不妨为学生的探索活动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比较、评价、互补、修正,逐渐逼近问题的实质。我想这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效的活动。

三、为探究而探究

新课标倡导把探究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教师不根据内容的实际,盲目地开展探性学习,对探究缺乏深层次考虑,导致目标缺失,降低了小学数学探究性學习的积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不择时机、不择问题地要求学生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究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学习方法,而“活动是指由共同的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系统”,那么探究学习就是通过一定目的组织起来的一系列运动和活动来实现的。教师如果不充分考虑探究目的及达到的效果,仅仅为探究而探究,那么开展探究性学习就毫无意义了。

猜你喜欢
指南针计算公式探究性
失灵的指南针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观展指南针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2019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一览表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指南针的由来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
采用初等代数推导路基计算公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