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下,我的思考

2016-05-30 23:49王欣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拉拉队赏识赞美

王欣

【摘 要】赏识教育;赞美和鼓励,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也就是赏识。作为教师,应对学生多加鼓励和赞扬。

【关键词】赏识教育

古语道:“严师出高徒。”然而现如今,用“严”来约束我们的学生,还能凑效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环境的不断转变,我们慢慢改变了之前陈旧的教育形式,开始学习着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我们用欣赏、表扬代替了批评、棒打。在不断地践行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赏识教育的确有它独特的魅力。恰如其分的赏识教育,能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帮助她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顺利远行……

在我任课的班级里有一名比较“特别”的学生,名叫音音。这名学生性格内向,上课很难看到她发言,课下她也总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静的坐着,很少看到离开她的“一亩三分地儿”,对其他同学的任何行为她都不会关注,也不与同学一起玩耍,甚至很难在她脸上看到学生般稚嫩的笑容。

有一次,因为班级卫生的事,我想要与她沟通,岂知真是“难于上青天”,对于我的询问,她不是不回答就是微启双唇而不闻其声。我强作温柔的轻声轻语告诉她,希望她声音大一点,她却把头埋得更低,恨不得钻到地面下,直接屏蔽我的任何言辞。当时,真的有“怒发冲冠”的冲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音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不足渐渐显露出来。口算、笔算,解决问题时分析题、解题等各个方面,她与其他同学都存在明显的差距。鉴于此,我在课余时间找了几位同学了解情况,得知:音音一直不喜欢与人交流,各科成绩都很不理想,干什么都“慢疾”。如果没有别人帮助,一道普通的计算题,她会做20分钟。因为如此,她面对的是更多很负面的评价。甚至连她的妈妈都已经完全把精力放在了二胎孩子身上。

怎么办呢?铺天盖地的“批评”,早已经让她产生了抗体,愈加严厉的教育,只会更加挫伤她的自信心,最终迫使她朝着与我们所期望的相反方向发展。

应该试着挖掘她的闪光点!她现在最需要的是别人发现并认可她的努力。换个角度观察她,慢慢的我发现:她做事虽然慢,但很认真,班级里她所负责的卫生区,从来没有扣过分;作业虽然写得慢,但她的书写却特别整齐;话虽然说得极少,但是她特酷爱读书,一到下课就会捧着书默默地坐在座位上读……

班会上,我对她的“闪光之处”,大加赞赏,她的突出表现,换来了同学雷鸣般的掌声。慢慢地,她感觉到了老师和同学对她的尊重,脸上总会露出淡淡的微笑。笑容很浅,但每一次都是发自内心深处……

虽然她的做作业时间依然很长,学习成绩也没有奇迹般的螺旋上升,但我发现她开始慢慢的接触同学,慢慢的喜欢与他人一起交流……

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也就是赏识。事实证明:赏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必要的。运用得当,它的魅力就会显而易见!但赏识亦不可滥用。学生需要赏识,但赏识要有节制、有原则、有具体目标,否则单纯的赏识将造成教育的“灾难”。

首先,赏识不可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天才”绝不等于“每个学生都是天才”。“赏识”改变的并非学生的现实,而只是改变了学生的心理感觉。如果对赏识缺乏必要的控制,无限度地对学生一切方面“赏识”,学生的心理感觉与学生的现实便可能出现很大的差距。这时,学生便可能满足于“赏识”提供给他的幻梦,而不愿去面对现实。反思我们的工作,也会发现由于不适当的赏识留下的后遗症,比如备受家长、老师赏识的学生,往往经不起批评,心理承受能力差。长大后,也承担不起社会责任,抵挡不住源于社会现实的压力,动辄跳楼自杀,这是为什么?实际上就是家长、教师滥用赏识给“宠”的!

其次,赏识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学生的手段,它之所以有效,一个重要的心理前提是每个学生都希望讨大人欢喜,每个学生都信任大人的权威;而这又埋下了一种危机:如果一味用赏识满足学生,并让学生一味期待大人的赏识,最后可能导致一种“赏识依赖症”。原本赏识学生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可后来却转变成学生努力是为了获得大人的赏识。他们奔跑不是为了前面的目标,而是为了身后拉拉队的喝彩;父母、教师当然乐于充当学生的拉拉队,但问题在于,学生们总有一天会发现,身后的拉拉队已消失不在,这个时候,他们还有信心和动力跑下去吗?

一位教育专家这样提醒:“如果没有标准,没有明确的教育指向,一味地赏识,就会演变为一种“精神鸦片。”而现实世界是不可能永遠提供给学生“赏识”这种鸦片的。”

在我心里,赏识学生,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尊重。我们应该用心去理解和感受学生、欣赏学生的独一无二,肯定他的努力过程,赞扬他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而不是无原则地赞美。我们要辨证地看待赏识教育,科学地运用赏识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和信心去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那么,每一个学生才会逐步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

[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

[3]严俊辉《浅谈赏识教育》.

猜你喜欢
拉拉队赏识赞美
拉拉队,赛场魅影
远离否定式赞美
拉拉队拼的不仅是颜值,更是实力
写一句赞美别人的话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谁说拉拉队一定要年轻貌美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赞美胡子(共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