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

2016-05-30 00:06格桑德吉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青少年

格桑德吉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心理素质越来越差,家庭一味追求成绩的普遍现象,更加剧了此现象的发展,使学生从小就承受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从而形成偏激的个性。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且要能够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环境因素

1.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的增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青少年的家庭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物质基础、这使他们在智力开发、身体发展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由于人们挣钱为子女的传统意识的影响,青少年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使一些青少年不思节俭、挥霍浪费、不爱惜劳动成果,养成了贪图享受、占有欲强、唯我独尊等不良品行,缺乏对他人、集体、国家的责任感。

2.现代信息传播媒体的增多

虽然居住环境相对封闭,但信息渠道却因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向现代家庭敞开。这对于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见识有好处,但许多消极因素也正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孩子:视力下降、交流减少、思维懒惰化以及色情暴力的侵蚀等都会给孩子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孩子缺乏筛选辨别的能力,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

(二)教育因素

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家长普遍提高了对子女未来的期望,但由于家庭的经济、文化状况等的差异,以及听话教育、分数教育等狭隘的教育观还在影响着很多家长,使得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误区:

1.重理论轻兴趣

很多家长往往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对意志、兴趣、自信心、自制力、创造力等因素却未加以重视。他们忽视了这众多因素对学习的重要性。

2.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升学、就业的竞争压力,使很多家长对成绩和分数的追求超过了一切,只重视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评价孩子往往以成绩的好坏为标准。繁重的课业任务、激烈的社会竞争、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使得青少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3.重言教轻身教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在同孩子谈话、教训、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因而在生活中,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只有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健康成长发展,不是单纯依靠一个力量就能彻底根治的,我们必须多管齐下,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少年自身多个方面努力。

(一)社会是一个大家庭

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作为社会,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高度重视,从源头上扼杀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不良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例如:不良网络内容、贫富差距、社会腐败现象等。同时,应尽快建立更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将其划入法制化、正规化轨道,在引导上下功夫。

(二)学校教育具有权威性、规范性

学校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家庭社会教育也是重要的途径。学校要密切联系家庭,建立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学点心理学,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作为学校,要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设立为一项专门课程,把心理学知识引入课堂,把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绪和适应能力,要采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惑,在教育上下功夫。

(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它对子女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精神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教育场所都不可替代的

作为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民主权利,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孩子多方面技能,陶冶情操,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在紧张学习之余能够得到充分放松。要学会与孩子平等交流,做知心朋友,及时了解孩子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避免在身体、情感或性情上打骂、压服孩子,在关爱上下功夫。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青少年的自立和自信的品质、处理好同伴關系以及独立的生活能力。

(四)外因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内因起决定作用

作为青少年个人,应该树立信心,寻找足够的力量,克服弱小的“自我”,走出偏执、抑郁、焦躁的心理环境,坦然地面对心理问题,像追求躯体健康一样去追求心理健康。经常与老师、同学、家长进行心理沟通,还个人一片纯净的心灵天空,做一个自信勤奋的青少年。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也是现代社会、现代化教育向所有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青少年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