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体育教学重在创新

2016-05-30 00:06贾轩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创造性教学内容技能

贾轩

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

①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体育活动内容,特别是体育教学内容的新教材,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气氛渲染,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想象的天地,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在一年级"大鱼网"游戏规则的学习中,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鱼儿生活的特定环境,将界线内规定区域比作池塘,界线外场地比作“岸”。然后提出鱼儿离开了水会怎样,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回答中得出“会失去活力,会失去生命”等答案。通过这种不直接显露目的,而是师生共同创设优化情境,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一步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学会方法,遵守规则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情境越多,发现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设想的方案也越具想象。“见多识广”,不仅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也培养和增强了学生创新的信心和勇气。情境教学中运用已学知识和对未知知识的探求都会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意识的产生最基本的要求是思维的活跃性。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考虑,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由学生个性差异很大,教师要因人而异,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求异、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训练其发散思维、启发联想想象。

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应尝试着教会学生不断提问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强烈意识,及时鼓励、肯定,使之爆发出理想的火花。比如在游戏中,给每一小组一个小胶球,画出一定的活动范围,要求每组的学生以小胶球为中心,创编或组编出大家喜欢的体育游戏。游戏前,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不要照搬已学过的游戏,组与组之间最好不要雷同,想方设法创编出具有新意、有利于锻炼身体、能够培养体育兴趣、具有开拓精神等的游戏活动。大家经过思考、讨论和选择,创编了“投球得分”、“双腿夹球比快”、“叫号接球”、“击中目标”、“打活动目标”等游戏项目。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2.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态度的培养

创新要以人为本,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还未想到,但必会喜爱的活动,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定势与习惯性框框,在教学内容上要由以单纯的执行和完成《大纲》向以《大纲》为基础,补充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或时尚活动的灵活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

创新必须大胆探索、求新,体育创新是他人未曾想过、做过的,常常突破传统方法,打破平衡格局,创新者的思想和行为,难免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在活动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現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争吵等联系,学生不断“错”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代替、否定,非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学生变得懒于动脑,疏于尝试。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错”条件和机会,大胆求真、求新。

3.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

创新是一种学习过程,需要技术知识的积累。因此创新过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时间序列的、不可逆转的和路径依赖的过程。创新是与教师的"干中学"和学生的"用中学"等活动紧密相关的。因此创新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知识与其说是一种大家都可获得的公共知识,还不如说是一种特有的和带有地方、学生色彩的知识,学生的技能创新有其本身自然的路径。尽管某项技术技能的创新发生在某一时刻,但是我们追溯上去,这个实现技能创新的学生一定已经有了较长过程的该项技能知识的积累过程和学习过程,没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过程、没有任何渊源关系,学生要根据公共知识,实现某一活动的突然的技术创新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技能形成规律的定性和量化研究。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新课标,新教材的开发,禀赋教师最多的是创造,带给学生最多的是创新,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体育教学中,我无时不给学生以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课的开始,为学生放上动听的音乐,鼓励他们翩翩起舞,尽情地跳呀、唱呀,陶冶身心;创设故事情景:小鸭子学游泳、小兔子蹦蹦跳等动物模仿操,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为学生准备了漂亮的小头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求知欲。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兴趣很高,最主要的是他们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参与创造。

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

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体育课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通过互动式和创新式教学才能够顺利实施创新教育,让学生逐步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也就是说,互动式、创新式教学是现代体育健康课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创造性教学内容技能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画唇技能轻松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