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汉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5-30 01:05尼玛卓嘎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草原汉语习作

尼玛卓嘎

长期以来,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困扰着我们。让学生好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呼唤,学生习作的灵气应来自于他们纯洁之心对生活的真是感受。小学汉语文教师有责任解放学生的头脑,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开拓视野,找回写作的乐趣。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疼。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审题到选材,甚至如何表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前言不搭后语,让人沮丧。特别是我们民族地区的农牧区学校的学生,在母语作文教学还未掌握的情况下,再进行第二语言的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这些情况,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汉语作文教学作了如下思考:

1、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生的作文性质是练笔,是习作,而不是文学创作,教师只有明确这一性质,才不会拔高对学生的要求,才不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忘而生畏的感觉。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就是指教师指导下学生练笔的过程。为了正确把握小学汉语作文的性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要努力实现作文教学过程中“教”为“学”服务的目的。

2、重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好于动笔,乐于表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要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就要激发其写作文的内动力,促其乐于作文。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手段很好,如:课堂小品表演、课堂小游戏,电教媒体、创设故事情境等。

3、引导学生关注写作之本——生活

作文是书写心灵的园地,是联系社会的纽带,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必须与生活相结合,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要让学生为真情写作,为生活而写作。“世界上不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于發现的眼镜。”作文最重要的要求是求真、立诚。求真即有真意,说真话,不说假话、空话;立诚即诚实地写自己想说的话。

对于西藏农牧区学生来说,对草原比较熟悉。区编教材五年级第6课“藏北草原”是一种写景的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草原的景色和草原上的人们的热情好客。于是,我决定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到草原上去玩,草原上,学生的个性得到了释放,个个生龙活虎。第二节课,学生把自己刚看到的、听到的、说的、玩的都倾吐出来,作文也写得生动形象。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厚积才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好作文,语言积累是基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读中截取精华,久而久之就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反之,阅读面窄,只是信息量少,词汇贫乏,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因此,加大课外阅读量作为提高作文教学的方法,应该不失为一种吧!

5、要创设语言环境

对于藏族学生来说,要创设讲汉语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特別强调语言环境的创设,应充分利用和开发电视、录音、录像光碟等多种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交流语言以藏语为主,因此,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写一段话都特别困难,因此,作为汉语教师,首先自己在讲话过程中坚持双语教学,其次要鼓励学生在平常生活中鼓励双语交流,这样能够促进汉语习作。

总之,世上无难事,作文也亦然。汉语教师有责任解放学生的头脑,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开拓视野,找回学生习作的乐趣。

猜你喜欢
草原汉语习作
学汉语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可可托海的草原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