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文言文教学的基点

2016-05-30 10:25周菊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古文文言文汉字

周菊

摘 要:五千年的文明史,古人给我们留下大量的思想文化遗产,如何讲解文言文如何传承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职责:一、多趣味,激发学习热情;二、多直观,激发无意注意;三、拉近古今,加深理解;四、引导实践,促进积极参与。

关键词:文言文学习热情理解实践传承。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文言文就是这些遗产最丰厚的戴体,向学生讲解文言文,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因此,文言也最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经多年的教学摸索,我觉得要在略显枯燥的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学有所得,“愉快教学法”应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情绪愉快,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成为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愉快教学的起点,“启其蒙而引其趣”,古人说的这句话除了告诉我们必趣是靠引导之后逐渐形成之外,还告诉我们必趣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为了使孩子对学习古文感兴趣,让他们持有自觉自愿的学习态度是很有必要的。高高兴兴地去做,知识进步了,对古文也就感兴趣了,如果最初就认定自己没兴趣,则兴趣没法培养。因此,我酒常在开学伊始就推荐他们上看一些故事性、传奇性很浓的占典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聊斋志异》等,培养学生对学习古文的兴趣。兴趣是愉快教学法的起点,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点。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讲课内容的深浅适中,剪裁得当,力求避免繁复的翻译和单调曲背诵,要运用生动的例子,幽默的语言,直观、形象图片以及设置悬念、音乐渲染、即兴表演等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使其不感到厌烦,乐在其中,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一、多趣味,激发学习热情

生理学告诉我们,一般学生连续集中注意力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如果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带有趣味性则能保持儿小时。教学中主要取决于教科书,但是,教师仍然可以做出适当处理,选取一些生动具体的事例、比喻、故事等做补充,使教学生动有趣。”三角儿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这是我在讲解“禽曾之变诈几何哉”时出的一个“动脑筋”。当讲到“苫蔽成丘”,我又出了一题“考考你”——孔子名什么。(孔子名丘,因为他是早产儿生于小山边)。另外我也将一些成语小故事引入到古文的讲解,既有助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又扩大学生知识面。如讲解“香远益清”的“益”字,我讲述了“老当益壮”;讲解“皆”字,我叙述了”草木皆兵”;讲解“薪”字,我讲述了“曲突迂薪”;讲到“讳”字,古时田登的“讳”被传为千古笑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组织学生注意,对于搞好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学生跟睛东张西望,面部表情冷淡,坐得不端正,就有必要改变教学方法和进度,来组织学生的注意,以利于文言文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多直观,诱发无意注意

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极为注意,而对抽象解释不易接受。古汉字字形的直观性为我们教学古文提供了一把金锁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发展,绝大多数汉字的意义都发生丁程度不同的变化。有些字,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是它后来发艘出来的意义,而古文常用到它的本义,学生学习时更困难。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汉字形体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字形弄清本义。汉字通常带有“表象信息”和“示意信息”。“示意”的,学生看了立即悟神;“表象”的,学生看了立即得形。在甲骨金文中汉字的字形还带有不少的绘画意味,可使学生产生“视觉美感”,产生学古文的兴趣。如《桃花源记》中出现的“即与“既”,“即”字是一个人坐在鼎前,表示“就”或“靠近”的崽思,“既”字是一个人背靠鼎,表示“已经”的意思。“必趣是晟好的教师”。(爱因斯坦语)古汉字符合视觉感知和综合感知形,用于理解占文,学生不禁甚感兴趣,从而自觉乐趣。

三、拉近古今,加深课文理解

运用现代人的故事去理解文言文,这种古今结合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则语录,从文字上讲并无深奥之处,但需深入理解却并非易事。我讲了一则现代故事:“在一次世界名酒博览会上,各国都拿出了最能代表本国的美酒参展,其中,中法德美四圆周场竞赛。中国人呈献了国酒茅台,芳香四溢;法国人拿出了几百年陈酿红葡萄酒,流光溢彩;德国人献出了最具特色的黑啤酒,泡沫似雪……;而美国人却什么酒也没带,只见他不慌不忙从前三者呈献的酒中各倒了一些加以混合搅拌,结果一杯色香味无可比拟的美酒呈现在人们跟前。这时只见美国人说:诸位,这就是美式美酒——鸡尾酒。善于学习,博取众长,这就是美国发展最快的原因。”当然,这是一则虚构的近似寓言的故事.但它的实质与两千年前孔子的教诲足一致的,那就是要善于学习,方能不断前进。而通过这则故事既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论语》的兴趣,又使他们对这则语录的认识将深刻许多。

四、引导实践,促使积极参与

课堂教学不能只用单一讲解法,靠教师“独唱”45分钟。相反,教学方法应当是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多实践,多动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引起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浓厚必趣。语文图示信息媒体导读教学法中的图示填写教学为文言文的语感训练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选择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觉。为使学生在默读中意会文意,在朗读中形成敏锐的语感,要求学生多读、熟读、由熟读成诵。而图示填写教学就是运用少量文字、线条、符号、图象再现课文内容,便于学生成诵。以前,进行文言文教学我常采取课前预习(朗读、背诵、笔译),课堂上教师串讲(疏通文义,理清脉络).课后熟背这种教法,使學生常有篇篇如是,枯燥无味之感,故收效甚微。采用趣味教学法,课堂上首先出示“图示”与埴图要求,学生按要求填写,看谁填得快,这迎合学生的争胜之心。所以尽管班级基础不同,学生智力层次各异,都能发挥个体思维的最佳转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我在上《核舟记》这一课,首先出示核舟的草图,让学生找出船上人、物的空问位置,然后请一位同学不带书本到黑板前填写。这样就把核舟上层叠的人、物的空闻位置,付诸于学生的视野之内——使之立体化、鲜明化、学生背诵,理解文章内容就变得容易。“图示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典型的迁移“原件”。事后检查,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小会成诵,可谓事半功倍。

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我国宋朝理学家程颐也说过,“教人来见其趣,必不乐学。”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以兴趣为基点,并让愉快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

猜你喜欢
古文文言文汉字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