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纾解校地两重困

2016-05-30 10:48李少杰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2期
关键词:肇庆支教顶岗

李少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作为教育重器,其素质及专业水准的高低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广东省从2012年开始全面推进“强师工程”,就是着眼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在这一工程的统筹下,陆续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培养体系,完善了中小学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同时健全教师发展的支持体系,建设了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但是,省内不同地域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各地区间存在着差异化的具体困难。在全省统筹协调之外,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立足本地教育资源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及专业水准,成为“强师工程”背景下各地市重要的自主发挥课题。肇庆学院在怀集、封开两县建立的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或许对这一议题具有借鉴意义。

尽管在课下我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来准备,认真写教案,查资料。讲课之后,我才发现,教案与课堂的差异原来那么大。

——外国语学院 卢丽珍(顶岗支教实习学校:怀集县第一中学)

在这里,身背两个身份,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这样的角色转换真的感觉很艰难。

——音乐学院 林丹敏(顶岗支教实习学校:封开县都平学校)

高校:教师人才培养之困

肇庆学院作为粤中西部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承担着为肇庆和粤中西部地区培养基础教育教师人才的重任。但是在办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限制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例如义务教育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对接存在误差,高校教师基础教育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较少,师范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基础教育实践工作部分脱节等等。如何将师范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如何结合自身所有的资源状况,创新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是肇庆学院师范专业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这些问题仅仅依靠肇庆学院自身难以解决,必须依托地方政府、中小学的协同合作。

地方:教师人才缺失之困

肇庆市怀集县、封开县等地因地处粤中西部山区,经济相对落后,中小学师资较为短缺,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学历水平偏低,教学科研能力亟需提升。在不断深化新课改的背景下,针对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师资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开展教育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健康发展,这些都是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课题。

校地合作,顶岗实习

肇庆学院率先研究发现,怀集、封开的教育事业亟需注入新鲜血液焕发活力,这也正是肩负教师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校的优势,如果将师范生安置在怀集、封开等县进行顶岗支教实习,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2012年6月,肇庆学院与怀集县人民政府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创立了肇庆学院(怀集)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试验区建立之初有基地学校19所。2014年6月肇庆学院又与封开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创建了肇庆学院(封开)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有基地学校12所。试验区的建立就此拉开了肇庆校地合作培养教师队伍的大幕。

举措

创新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肇庆学院对教师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老三门概念,形成了14个学分的教师教育理论课程,6个学分的教师技能课程和9个学分的教育实训、实践课程。在理论课程上参照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新建了《教育理论基础》《心理健康与发展》《教育能力与技术》《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中学教育与管理》《课程设计与研究》等六门课程;在教师技能方面设置了《简笔画》《三笔字与板书设计》《教师口语与普通话》等课程;在教育实训与实践上形成了微格训练、岗前培训、观摩、实习等模块。

建立制度保障

为了让这场改革具备制度保障,明确目标,有的放矢,肇庆学院制订了一系列规范制度,强调探索和研究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突出师范特色,着力创新与发展教师教育,积极探索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机结合的新型技能训练中心。同时,在培养经费方面实施倾斜政策,设定一定比例用于教师教育发展,并出台《广东省肇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管理办法》等文件。政策的出台,设施的建设,对教师教育改革、创建新型培养模式起到了充分的保障作用。

成立教师教育学院

在教师教育组织体系建设过程中,肇庆学院于2013年在原有的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师范学部的基础上,在广东省范围内率先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全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训全部由学院承担。为了全面、系统地开展师范生及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培训,肇庆学院通过充分调研与论证后,于2014年成立了由教师教育学院牵头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2015年教师教育学院申报的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得到批准。这些体系建设为肇庆学院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12年春季,由师范学部领导多次带领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到怀集县协商建立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使肇庆学院(怀集县)试验区在2012年6月顺利建立。2013年教师教育学院成立,学院领导带领相关教师往返奔波于怀集与封开两县之间,一方面稳定巩固发展怀集县试验区,一方面开辟封开试验区。经过多次协商,2014年6月肇庆学院(封开县)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也顺利成立。2015年6月29日,经过学院积极行动,肇庆学院(广宁县)试验区也已签约,有基地学校6所。教师教育学院的相关教师及工作人员克服艰苦的工作环境和长期的路途劳顿,常年任驻地教师,或者每隔一两周跟随主管顶岗支教实习的领导跑一次片区做巡视工作,为肇庆学院教师教育改革事业和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做着默默无闻的长期工作。

进行岗前培训

顶岗支教实习前,学院都会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由试验区基础教育专家和肇庆学院相关专业教师承担。试验区基础教育专家通过当地“中小学教育基本情况的报告”和当地“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及量化标准”的报告,向参与顶岗实习的同学和老师介绍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状况。肇庆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对顶岗支教实习生进行培训,培训包括“教师专业标准解读”“顶岗支教课堂教学工作中的思想准备”“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技巧”“观课、议课的方法与技巧”“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中的自我心理调适以及心理游戏使用”“青少年保护法等相关法规解读”“教育教学工作注意事项”“《实习生手册》解读”等内容。培训还包括微格教学及试讲等。每期培训都会邀请上一期顶岗支教实习归来的优秀代表做教育教学生活等方面的报告。岗前培训使顶岗支教实习生从思想到知识到技能都做好充分准备。

当然,在顶岗支教工作早期,也遇到过种种教学及生活上的困难。当第一期顶岗支教实习生初到基地学校时,有的学校由于条件所限,没能及时解决好住宿问题,十几名顶岗支教实习生在图书馆的水泥地上睡了一周;有的学校供水出现问题,顶岗支教实习生只能每天从很远的地方打井水生活;有的学校离距离最近的镇子还有30多分钟路程,顶岗支教实习生每天徒步去镇里买菜回来做饭。当地学校的一些学生学习愿望不强烈,听课、写作业、课堂纪律等等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正常教育教学难以展开。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顶岗支教实习生调整心态,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此时岗前培训时的教育和心理准备起了很大的作用。

建立双导师制

肇庆学院在开展顶岗支教实习工作时,实行各学科专业教师驻地指导制度,从2012年秋季至2015年春季共派出驻地教师38人次,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这些专业教师驻扎在试验区的基地学校进行学生管理、实习指导、教育调研、工作协调等工作。一些教师多次驻地,克服各种困难坚守在乡镇一线,教师教育学院蔡锦伦副教授就从第二期开始,在怀集县岗坪镇驻地六期之久。同时,肇庆学院委托基地学校按照“最优秀的教师、班主任带顶岗支教实习生”“专业对口”的原则,由主管教学的校长召开科组长、班主任会议,选出学科指导教师、班主任指导教师,由肇庆学院为他们颁发聘书,先后聘请实习基地近200名学校骨干教师为导师,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原则、工作任务、考核标准,增强责任感。高校和地方展开双师型、有针对性的指导,学校还派出各学院学科教师不断巡视,加强实习指导与管理工作,以期达到顶岗支教实习的最佳效果。

设立试验区网站

顶岗支教实习生在一学期的时间里,完成了整个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的实践过程,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有较为完整的认识,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反思资料。在不断的回顾反思中,顶岗支教实习生对发生事件的洞察力、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自身情感发展变化的认识,都有所增强,这有利于顶岗支教实习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学生的不断进步。为了利用好这些第一手资料,肇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设立了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网站,定期上传顶岗支教实习生的教学、班主任、生活感悟,在校园网络建立集体讨论反思的空间。同时网站还上传驻地教师的工作总结,上传实习基地的信息反馈等内容,加强了肇庆学院与基地及其他院校的交流。

成效

改革教师人才培养模式

师范类人才的培养必须紧紧围绕教育一线需求,适应教学模式和教材的变化。同时,地方师范类人才的培养首要目标即为地方教育事业输送人才。因此,要求高校培养的师范类人才必须熟悉当地独特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环境所造成的教育背景差异。肇庆学院尝试设立的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将教学理论与一线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让学校培养的师范类人才结合当地的教育环境和现状,对实际的教学活动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这一结合使得肇庆学院培养的师范类人才更加熟悉当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实践,毕业后能够尽快上岗适应教学环境和完成教育任务。怀集县2013年公开录取的250名新教师中有94名来自肇庆学院,2014年公开招录的134名新教师中有44名来自肇庆学院,顶岗支教实习生成为补充当地师资力量的生力军。

保证实验区师资的数量和质量

由于经济的相对落后,怀集县各乡镇中学不同程度地存在师资紧缺的情况,每到开学前校长都担心会有多少教师不回来报到。曾经有一所中学开学前就流失了26名教师,当时肇庆学院派去了33名顶岗支教实习生,解决了该校诸多课程无法开课的燃眉之急。师资力量不均衡也是困扰乡镇中学的一大问题,音体美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物理教师也欠缺。两县基地学校迫切想要改变沉闷的校园文化,急需有正规专业知识的人才开展音、体、美及物理课程的教学工作。封开县一所镇中学校长指着多年无人弹奏的钢琴说,真希望校园里能够响起优美的琴声。肇庆学院结合实际情况,派出大量音、体、美和物理顶岗支教实习生,基本解决了这一困境,并且使基地学校可以抽出教师参加肇庆学院为中小学教师组织的培训课程班。

参与地方社会文化建设

驻地教师与顶岗支教实习生不仅完成了基地学校的教学任务,还积极参与到基地所在地方文化建设工作中,与当地学校一起组织策划乡镇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建设、乡镇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调查等活动。肇庆学院顶岗支教实习生曾经全程组织策划乡镇文化艺术节,在当地县电视台播放;跟随大学生村官参加乡村留守儿童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帮助镇政府开展人口调查、开展村干部评选投票等工作;对当地美术教师和美术高考生进行指导。

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不仅仅是肇庆学院的一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种有效的校地合作模式,将教育人才的需与求两端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来自双方面的困境。截至2015年春季,经过肇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努力,在两个创新试验区建立了40个实践基地。肇庆学院先后派出7期共1178名师范生参加了顶岗实习工作,这些师范生正在成为或是已经成为当地教育事业的生力军。下一学期加上广宁县,共有3个实验区,肇庆学院将派出更多优秀实习生和驻地教师参与进这一教师教育改革。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实习生们不仅仅只是简单地补充当地师资力量,也不仅仅提高了当地教师的素养和专业能力,他们传承的是一代代教育人对于教育的基本信仰和执着。

(本文图片由肇庆学院提供)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肇庆支教顶岗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肇庆学院封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