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总是春

2016-05-30 19:16刘晓云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刘晓云

摘 要: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始终是难点。作文教学中“情感的伪化”现象日趋严重,真情失落业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教学生以真情动人:积累阅读,走进生活,激情作文,创新形式,评价感悟。

关键词:读书怡情;天地悟情;作文倾情;形式润情;评价激情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失落业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对此,笔者曾苦苦思索:如何调动学生作文时的真情?

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古人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说的就是大量而广泛阅读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夯实人文底蕴,这是语文创新能力的基础,更是个性情感化作文的必由之路。

阅读课是学生最激情澎湃的课,每当阅读课大家欢呼雀跃,教师可以充分调动这种激情阅读,并让这种激情长久的保持下去。课外尝试配音阅读增强阅读兴趣,在2014年的寒假作业中布置学生尝试配乐朗诵,作业要求:自选精美课文若干篇,每篇文章都要配上音乐,进行创造行的阅读,力求达到协调美。录音带前要加上一段简介。最后给自己的录音带取一个好听的名称。作业交上来之后里面不乏精品朗读,平时没有被注意到有朗读潜质的同学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此种阅读是成功的。

怡情阅读的途径还有很多,如课前五分钟怡情背诵,背诵、理解一首古典诗词、格言警句,加强积累;每天看电视新闻并阅读一篇报刊杂志的美文等等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拓展写作的思路,学会勤于记载,积累素材。这样积累后学生在作文当中往往名句诗句信手拈来,使文章增色不少。

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天地有情,花草鸟兽、世间万物皆有情。”陶渊明寄情田园,始有桃源诗醉人心扉;李白醉情自然,方有流芳百世之诗文。走进天地,去感受和体验时代的脉搏。

为了让学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能抽出耳鼻眼去观察自然,可安排在班队课和课外阅读课时间带学生去校附近的烈士山(枫山)、老年公园、太和山等地进行秋日寻根、冬日踏春、访古桥等活动。学生以《秋日登枫山》、《踏春归来马蹄香》、《追寻春天的踪迹》、《古桥寻迹》等为题调动各种感官写出了一篇篇真情实感书写真性情的美文。

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和生活琐事,让学生关注生活,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抓住写作契机,提高写作兴趣。如关于中国梦,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然后让学生写作、互评。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天空下,才华尽显,个性张扬,自由地展开写作之翼,写出色彩纷呈的好文章。

立足于社会自然大天地,在天地中悟得真情;在写作中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作好文章小天地,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

三、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

个性化、激情化、生活化的命题出题,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作文空间,能使学生在作文前进行个性化的独特创新的思考,这种个性的创新意识就会非常活跃,各种奇思妙想、突发奇想、那一闪念的灵感等等都可以入文。

激情出题,在学生走进生活自然、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关注生活琐事等处处时时皆可随机而动相机作文,拟一些有新意有创意个性化题目。也由课堂相机而出题,可以结合课文引申出一些题目,如胡适《我的母亲》主要在于写出母亲在言教与身教上及对家人与外人的态度上的事件突出母亲的品格,这与学生以往老套的母亲送雨衣、送医院等有很大的不同,可让学生也写此类作文。

也可写文学评论。一般学生都喜欢文学作品,特别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作,也乐于对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写作技法评头品足。此类作文为学生打开了一块自抒性情的天地,在这里各种观点、看法、想法、突发奇想都可以入文,作文天地成了乐土,学生不乏好作文出现。

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千头万木春

古语说人要“三分姿色七分打扮”。在写作上也同样如此,在文章内容上拿出浑身解数看家本领,博得阅卷老师耳目一新欣赏分之外,更要在形式上作出创新。

作文形式要改變创新,改变以往人手一本作文本,以固定的作文方格本或厚笔记本来作文、日记,学生对固定的模式往往激情不高,可以改变写作形式来激发创作热情。如:写“生活循环日记”。平时日记,将全班分成5人一组的几个小组,让学生写“生活循环日记”每人每天轮流写一篇,写在同一个本子上,并配上插图,写作内容不限。一周一个循环,一周或一月展览交流一次。

作文形式要改变创新,远离常式,启用变式,能让我们的文章在众多的作文中分外惹眼,别致脱俗。形式创新方法多样、不一而足,告诉学生:当你围绕话题选取一件矛盾冲突激烈的事,你完全可以撇开记叙文体,启用小剧本的形式。通过这一些途径,学生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学生的作文能力都得到了展示,学生情醉其中。同时形式多样赏心悦目的文章博得阅卷老师怦然心跳震撼分。

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名著赏析如此,学生的精美文章赏析亦会如此。多种形式有效精彩的赏析学生作文,更能激起学生作文激情。

学生的自由作文可由学生自己评价修改。自批时可以自我欣赏,也可以自揭其短,然后根据自批的意见自改。在这种“当家作主”的心态下,学生回兴趣盎然,批改的效果远远超过教师的指指戳戳,让学生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同学作文,会更有所获。或对自己的美文进行赏析并仿写,学生定期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或优秀的精美文章,进行赏析,更可以进行仿写训练,作到有章可循。

有人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唯有“情”的引入才能使作文教学打开一片更广阔清新的天地,也才会有“万花齐放”作文春天,让我们紧抓“情”的丝线,放飞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巧点化:从激情阅读到激情写作》胡炎(《中学生作文教学研究》)2004、9

[2]《新课程下语文作文形式的改革》毕世杰 (《语文教学通讯》)2005、12

[3]《怎样让真情萦绕笔尖语文论文》:王志霞

[4]《乡村初中快乐作文教学略探》李爱兵

[5]《我教学生评作文》陈胜林(《中学生作文教学研究》)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