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2016-05-30 20:08杨占分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语言训练兴趣激发合作交流

杨占分

摘 要: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正是智力开发的高峰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根据新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我觉得应从下面几方面培养:一、注重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发展;二、注重动手操作,促进思维发展;三、注重知情交融,促进思维发展 ;四、注重设计开放性题,促进思维发展。

关键词:兴趣激发;操作;语言训练;合作交流;知情交融;培养;数学思维

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长期培养与训练?使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下面根据我的实践经验,谈一下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方法。

一、注重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深挖教材,活用教材,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 首先课堂的引入尽量创设情境激趣,发展形象思维。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故事、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给以下的思维以强动力。例如教学“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多媒体展示)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快乐的动物旅游团一行32个人来到了森林饭店。森林饭店的主人猫咪笑呵呵地告诉导游:“我们饭店里还有5张空桌子,请随便坐。”导游猴儿一听急了:“才5张桌子,我们这么多人坐得下吗?”猫咪一听也不知该怎么办好了,它转向屏幕,向小朋友求救:“聪明的小朋友,我这里每张桌子坐8个人,他们32个人能不能坐得下呢?你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交流解题思路,最后指出:可以先算一算32人要坐几张桌子?算式是:32÷8。 这节课,通过有趣的卡通故事引入课题,很好的吸引了学生兴趣。

二、注重动手操作,促进思维发展

“手是脑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教材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低年级教学更是如此,在操作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是每节课的核心。如教数的组成时,我让学生先摆小棒。“8根小棒分成两堆,该怎么分呢?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分法多,哪个小组夺走红旗。”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动作很快。边摆边说边记,有的还在争吵,都想说服对方。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自己通过努力得到了知识很是高兴。再如教“9加几”时,我先让同桌两人摆小棒,边摆边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指名说想法,全班交流。有的说一个一个数出来;有的说9不数,从9开始往后数几;有的说从另外一堆里拿1个给9就变成十了,十再加旁边的几;还有的说从9里拿出几个给旁边的一堆组成十,再加9剩下的几就是十几。老師把他们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组织讨论,看哪一种方法最简便,算的快,从而得出凑十法最好的结论。通过学生亲自操作,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记得更牢,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注重知情交融,促进思维发展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师生间情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教学是在知识线和情感线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氛围、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可以激发创新意识,热情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心理动力,能充分调动和有效地组织智力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如教“小明前边站有五人,后面站有三人。一共有几人站队?”这道思考题时。一上课,我装作冥思苦想的样子,不做声。学生摸不着头脑,觉得很奇怪,问:“老师,你怎么了?”我赶忙说:“同学们,你们能和老师一起帮小明算出这道难题吗?”老师请同学们一起算题,学生感到很亲密。于是学生个个兴趣高昂,给老师出注意,想办法,互相讨论起来,发表各自的想法。老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至此知识的学习和师生间的友爱之情相互交融,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发展。

四、注重设计开放性题,促进思维发展

课堂开放性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改革的主要标志。开放性试题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层地思考所学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新教材很注重开放性题目的编排,如例题既让学生填出过程,又让说出不同的想法和算法,非常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这些内容。 我在教学第二册《解决问题》这节课时,电脑出示小精灵聪聪带领同学们去公园玩的场景,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什么问题。学生解决后,我说:“同学们,你们敢和图上的小朋友比一比吗?看谁的问题提的好、提的多、解决的对。”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精神十足。一会就提出了八九个不同的问题,并得到了正确的解答。等到第二个场景时,学生竟提出十几个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也加快了。意想不到的活跃场面令我兴奋。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尽情地想象,尽情地说出自己的伟大发现,尽情地享受成功的快乐,将会再次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再次发现数学知识的奥妙,热爱数学的激情也会不断攀升。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就一定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语言训练兴趣激发合作交流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