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治“动”,转弊为利

2016-05-30 23:57孙凤华郭兴仕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帽子戴帽子声调

孙凤华 郭兴仕

教学目的:

1、认识汉语拼音中的四个声调,能正确书写带调字母。

2、能正确朗读带有不同声调的a、o、e。

教学重难点:正确朗读带有任何声调的a、o、e。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卡片a、o、e,让学生读。

2、做游戏练习:老师做口形,学生猜。

二、新课

1.认识声调。

师点评并导出新课内容:小朋友很聪明,只用一节课的时间就对a、o、e十分熟悉了,不过,老师告诉你们,这三个小家伙可淘气了。没事总喜欢戴一顶小帽子,为什么呢?因为戴上不同的小帽子后可以发出不同的动听的声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喜欢戴什么样的帽子呀?

生:想。

[解读:用亲切并带有鼓励的语言设问谈话导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集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1)出示四顶小帽子卡片。

师:这四顶小帽子漂不漂亮?

生:漂亮!

师:每顶小帽子中间都有一根不同形状的线,你可别小看这几根线,就是它们在发出不同的声音了。

(2)初步感知四个声调。

老师把小帽子戴在板书的a、o、e头上,戴不同帽子发出不同声音。

(3)认识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师:戴帽子时为了好区别,我们就给它取几个不同的名字。

出示一声帽子,让学生观察一声线条的形状,老师再告诉孩子们它叫一声。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认识二声、三声、四声。

[解读: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用有趣的道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观察认识了四个声调。同时,做到了从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2.读a、o、e四声的教学。

(1)初读四声。

①師:想不想和a、o、e一起玩呀?

生:想!

师:我们就来给a、o、e戴小帽子吧!

②把一声分别戴在a、o、e的头上,领读。再分别把二、三、四声放到o、e头上让学生跟读。

③老师把一声戴在a的头上,领读。再戴在o、e的头上让学生读。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带领学生读二、三、四声。

(2)细读、精读四声。

①读a的四声。

把一声戴在a的头上让学生读。学生很容易地读了出来。再把二声戴上,学生读,同时,老师也一起读。然后,在老师地带领下,读a的三声、四声。

师:我们一起观察一下不同的帽子上的线条是怎么走的?引导学生观察并表达,然后鼓励总结并念出声调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师:每个小朋友伸出食指边读边跟着老师画。

②读o、e的四声,方法同上。

[解读:老师带着孩子们动手。一声画平平的直线,二声画“提”,三声打“V”,四声从上至下画斜线。这样一来,学生不只在动口,同时也动手,更重要的是声形并存,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一声平,二声扬的道理,比死记口诀更形象,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在玩的同时学会了声调的读法。]

③巩固读。

把四个声调打乱顺序,任意戴在a、o、e的头上,让学生读。读时要求他们做手上动作,当困难时,可先做动作感知,再读。(先集体读,再小组读,最后抽个别读。)

[解读:不按顺序给字母戴帽子然后带调读出来,是为了避免孩子念经式的读法,读顺口溜,而导致不能真正快速准确地读四个声调。这样也更进一步让学生在动手中领悟感知四个声调的不同发音。]

小游戏。

让三个孩子到台上,拿上卡片a、o、e,另外请学生来给a、o、e戴帽子。(听老师读,再把相应的帽子戴到对应的字母上。老师演示一次后,这个角色就交给台下的孩子们。)

[解读:通过游戏来缓解一节课里长时间而造成的厌学,乏味,在游戏中,既娱乐了心情也学到了知识的灵活运用。]

3.带调字母的正确书写。

师:在书写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把这么大的符号写下来。所以,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怎样在四线格中给aoe把帽子戴上。

(1)老师在四线格中范写,边写边讲要求。

(2)让孩子们在拼音本上练习写带调字母。(老师念,学生写。)

(3)请孩子上黑板上写。其他孩子看谁写得好。(老师念,学生写。)

[解读:老师念,学生写,这样就能检查学生是否真正分清了四声。]

(4)请台下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一评谁写的标准。

[解读:通过互评,让孩子们更加明白怎样正确书写带调字母,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四个好朋友,他们是谁?(生: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师: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声调。跟老师念“声调”。(生跟老师说几遍)

师:会读这四个声调吗?(会)老师还有一首儿歌可以帮助小朋友们记。(说一句,动手画,让学生一起来。)

一声平又高,二声记得牢,三声要读好,四声往下掉。

(在老师地带领下,动口动手朗读几遍。)

[解读:儿歌中的每一句最后一个字刚好是一声(高)、二声(牢)、三声(好)、四声(掉),可便于孩子们记读声调,押韵好记。]

一年级的小孩子,自制力非常弱,好动。而这一节课里,孩子们一直在动,由动口到动眼、动手,到全身参与,都没离开过动。孩子们在快乐地参与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这正是抓住孩子好动的特点,设计游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真正做到以“动”治“动”,转弊为利。

猜你喜欢
小帽子戴帽子声调
声调符号位置歌
声调歌
事出有因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大帽子,小帽子
老汉的地
戴帽子
秋游去
小帽子学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