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

2016-05-30 07:52庞福海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

庞福海

摘 要: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问题是保证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我们根据山区实际,从运用“绿色考试”, 强化生生评价、重视个人评价、简化教师评价等方面对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大胆改革。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绿色考试;生生评价;宏观引领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问题是保证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我长期在贫困的山区初中教学,作为山区初中,一般规模小,师资不足,学生特长教育不足,给综合素质评价增加了困难,我们学校大胆探索,作为一个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理直气壮地运用好“绿色考试”,凝聚人心,激发动力,促进发展

素质教育不是要把考试连根拔掉,考试也是促进手段。当然要确立“绿色考试”的理念。所谓绿色考试,就是在合理利用、保护和提高学生、教师健康储备和生命活力前提下所进行的考试,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考试。一般来说,山区初中规模较小,学生来自分散的多个办学水平相差悬殊的小学,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受传统的评价学生的单向评价观念的影响,学生、家长和教师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舆论环境尚未真正形成。“唯分数论”在人们头脑中已形成思维定势,根深蒂固,要想改变,难度很大。家长最为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综合素质关注明显不足。绝大多数学生在此熏陶下,也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因此,通过考试促进学生学习劲头,提高学习能力,增长知识效果显而易见,又能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增强竞争意识,锻炼耐挫折能力,还能尽快赢得家长理解和支持,进而关注和支持综合素质评价,达到用考试凝聚人心,促进发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之,我们从观念上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不拘泥于形式,大胆运用考试这一指挥棒,来促进和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强化生生评价,促习惯养成,培育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应以规范教育为中心,以形成优秀习惯为目标,行为重复多了就形成习惯,初中生很关注、很在意自己在同学中的形象,因此,通过生生评价来完成很合适,比如,我们运用每日量化扣分的办法评价。依据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行为规范的内容,通过学生讨论,制定学生每日量化扣分的标准,学生轮流值日记录学生不遵守纪律等方面的情况,并扣除相应的分数。学生评价小组根据学生每天的表现,记录相应的扣分情况。每周进行总结公布,并作为学期综合素质评定的依据。由于学生看重,量化标准又是共同制定的,自然增强了自觉性和主动性,效果自然明显。

学生的评价目前尚缺乏应有的信度和效度,对此,应要对生生评价予以指导,让学生学会比较客观地评价他人。如:可以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各人的作业进行阶段性的评价,结合按时完成与否、完成质量的高低等方面做一个综合评价。让学生逐渐积累科学评价经验。在老师这方面,要从意识深处更新传统观念,要懂得充分尊重学生的评价。老师对学生评价的尊重,才能带动学生对评价的重视,使学生认真参评,真正发挥学生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促进作用。

三、重视个人评价,完善评价体系,倡导评价多元化

反映学生个性特点的记录与评价在个体之间难以比较。而现有的评价标准不够客观,比如,在评价的标准方面,一方面强调相对评价标准,即被评价对象的的相对位置,如学生在学校中,班级中的排名顺序等,不重视以学生的进步为参照标准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过多强调共性的一般趋势,忽略了个性的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这样的评价标准尤其不适应山区初中生,一方面,学生来自的小学办学水平差距大;另一方面,来自的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教育多样,这加剧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差距,若側重用以上标准进行评价,对学生有失公平,当然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不到评价的初衷和效果,更为严重的是,不利于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幸福指数的提高。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了以下方法:

1.确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绝对评价是对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的要求或“达标”的程度所作出的评价。这种评价过于重视统一性,忽视了评价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我们提倡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促进所有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大胆集中老师和学生的智慧和意见,制定出多层次的评价标准供评价参考,让学生自己针对自身实际制定成长规划,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的发展、自己的进步,体验成长的快乐。

2.将自我评价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一般来说,自我评价仅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项,而不作为实际评价项。将其纳入实际项,自然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让学生在越来越自信中体验成长的幸福,用评价更好激励自己。

四、简化教师评价,减轻教师负担,突出其宏观引领作用

课程的不断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教师既要忙于繁重的教学工作,又要不断接受各种学习培训以应对新课改的要求,还要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点,这已经十分忙碌。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山区初中,师资缺少,代课教师占有一定比重,多数教师可能要担任多个学科教学,还有不少的临时性工作,教师更加忙碌,综合素质评价要求教师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教师处于教学工作和进行评价的双重重压下,导致不但对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而且容易造成评价失真或不全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牢固树立新的教育观念。用新的视角观察当代中学生的时代特征,摆正老师应有的位置,突破以往的局限,把老师解放出来,我们把综合素质评价中能交给学生的放手交给学生,重点去把握综合素质评价的正确导向,指导好、鼓励好生生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这样做,既解放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还锻炼了评价等多方面能力,起到了多方面效果。

总之,我们根据山区学校实际,对综合素质评价行了一些大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调动了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强化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靳玉乐 樊亚峤《中小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问题及改进》《教育研究》2012年第01期

[2]邢利红《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26期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评价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电子平台为评价信度“保驾”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探析
新课程小学生评价工具设计与应用撷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