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设计师眼中的设计责任

2016-05-30 14:08杨彬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商业化书籍设计师

杨彬

摘 要:目的 认识设计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提高设计者的设计责任意识。方法 通过对设计师责任的重要性研究,分别对Hans Bockting、Irma Boom、Sheile Leverant de Bretteveille三位设计师责任进行学习研究,获得自我感悟与认知。 结论 设计是一种有效的“工具”,设计师的必须要尊重这种“工具”,合理利用,更尊重自己身上的责任感,让自己的设计具有责任性。

关键词:设计师;责任

一、寻找设计师责任的意义

Vince Frost认为:“认为设计师在设计项目时,都需思考“如何去设计一个更好的世界”这个议题。设计师们需要关注的不只是项目的外表,而内在也是同样地重要。每天,设计师都拥有重新思考自己创意的机会,不断地反思自己设计成果的过程就像是一次持续不断的进化。”设计更是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影响社会的进步。包豪斯建校之初就认为,设计肯定能影响德国的工业生产。换而言之,设计对推动经济、政治、文化都是重要的动力之一。

二、三位设计师眼中的设计师责任

Hans Bockting是一名荷兰的设计师,也是荷兰设计师协会的委员之一。他和他的工作室一直从事商业的VI设计、书籍设计等。他是一位商业主义的设计师,认为设计师可以对经济的提高做出贡献。同时,设计师应当结合企业的精神、目标、方法进行设计,帮助企业获得利益。

提高设计作品的商业价值是设计师的责任之一。Hans Bockting认为设计师应当重视商业化,因为荷兰与日本和许多国家一样,资源较为贫困。设计师只有通过优秀的设计才能提高产品的效益,才能帮助企业获得利益。设计师的责任之一就是要提高设计作品的商业价值。他在论述中也提出,如果企业没有资金也就无法缴纳足额的税收,国家进行社会福利保障资金的使用就会不足,提高设计作品的商业化价值,也就是变向保障了社会福利的资金。从Hans Bockting的角度上来考虑,无论是因为自然环境而必须重视设计,还是为了企业缴纳足额的税收进行社会福利资金,做能提高作品商业价值的设计,是设计师的责任。

Lrma Boom是一位出生于荷兰的书籍设计师。她是被德国莱比锡市授予书籍设计的终身成就奖——古登堡奖(Gutenberg Prize),是此奖项最年轻的得主。她是一位强调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相结合的设计师。而从集体意识上来说,她认为设计师必须要有反对高档的手工艺书籍,认为设计必须是大众化和可复制的。因此,她认为设计师的责任必须结合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她认为设计师必须要有一种对受众读书体验负责的责任。受众花钱购买设计师所设计的书,除了获取书中知识和资料。更重要的是一种读书的体验,阅读书籍就像作者给读者设定的一场“游戏”,要让读者通过“过关”,来感受设计。要让受众能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其根本就是设计师应当承担起对受众体验负责任的观念,让读者做好一场五感的探险“游戏”。

设计师有做可复制性设计的责任。Lrma Boom在她的书籍设计当中是极其反对手工艺书本。因为从书籍设计的本质上来说,书籍是可以传播的一种媒介。从第一台印刷机的诞生开始,书籍的内容复制和传播让人类的历史进程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所以设计当代的书籍设计不能是手工艺,而应该是印刷机制品。因此,我们不是手工艺人,我们只是设计师。

设计师有“非客户化”的责任。商业的书籍设计必须是客户与设计师共同的一场探险。”设计师做商业设计无可避免的会面对客户这一群体,而设计的主体一定不会是客户,但是不可否认设计的客体当中难免有用户的存在,设计师如何在客户与自身设计想法取得一定的平衡,是商业设计的一个持续讨论的话题。而Lrma Boom认为说设计师不能单纯的依照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创作,而是应该带领客户进行一场对未来的未知探索。以《SHV Think Book 1996-1896》为例,这是一本为荷兰跨国公司 SHV 设计的百年纪念册,这本书的设计时间超过五年,从一开始管理层希望尽可能做得简单明了,到之后管理层希望做一些“不同寻常的”效果。Lrma Boom借鉴网络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打破传统的页面布局,没有页码、目录和索引,章节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却也给予读者一种新的自由选择的阅读方式。

Sheile Leverant de Bretteveille是耶鲁大学平面设计系系主任,也是香港大学的客座教授。她出版了一系列关于艺术、文化和女性的著作,她是一位集体主义观念较强的设计师,认为设计有着关爱社会集体的责任,设计师必须有着创作非商业化作品的理念与责任。她提出:“创作的理念不是要设计出赚钱的东西,而要是創造出能解决问题和有助于人的物品。”Sheile Leverant de Bretteveille认为设师的责任必须要有一种“情怀”,一种对社会的情怀。设计师必须要有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责任,将眼界提高到对社会负责任的角度上来看,设计师不能单纯的进行商业化设计,必须要进行非商业化设计,体现出设计师应有的社会责任。

三、总结

设计师不由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即使我们有了上述所言的社会感和发展观念,但是我们该如何平衡客户的要求和我们的设计原则?客观地说,目前中国设计消费市场的不成熟,的确给设计师坚守原创的、社会性的概念带来诸多的阻碍;而且这一国际最大设计消费市场的成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培育。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设计师不仅不应该放弃对社会的理想和责任,而且应该把这种对未来市场的培育纳入个人社会责任中来。前行的道路会有寂寞,面对责任相信我们都会选择守望。

参考文献

[1]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此6世纪到9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靳埭强. 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4]蕾切尔·卡逊著,吕瑞兰,李长生译.寂静的春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商业化书籍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鲁迅与“书籍代购”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书籍
推荐一个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