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在园林规划中的设计应用

2016-05-30 08:04杨森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园林规划水景设计方法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林立的混凝土建筑的灰色环境感到厌倦,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景则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造园学说中自古就有无水不成园之说和山无水不灵的定论,可见水景在造园中的重要性。水还能把自然与人造景观联系起来,各种各样的喷泉、亭、台、榭的建造,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时应该注意植物的种植,合理的水生植物栽植是保持水景生态自然的保障。本文介绍了水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阐述了水、植物、水边建筑、登设计方法和原则,并对部分成功水景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以为水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园林规划;水景;设计方法

1.水景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

为满足人们赏水、亲水的需要,目前,从住宅小区到城市广场的环境设计都在加大水体、水景在环境中的应用,涌现出了大批亲水住宅和喷泉广场。依水而居的水景住宅更成为都市人的生活追求。城市水景设计是我国乃至世界景观设计的表达核心,在具体实践中表达出各种观念与思想,创造并展示水景的意境美。

1.1水景是园林生态多样性的需要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赖以持续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资源价值和生态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在强调低碳、生态、环保的今天,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序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水景,是维持园林生态多样性的最好选择,同时也是创造可持续的自然景观的最好选择。

1.2水景符合东方人文美学

我国古代园林不仅理水的技艺早已有之,理水手法已经达到一定的造诣,而且早已与中国文化溶为一体,形成独特的东方风情,创造出具有象征性、哲理性、文化性的理水形式,其意蕴广博而深厚、高雅脱俗的理水内涵,值得研究和传承。中国古代哲人对水有各自的见解。可见,水在我国古代文化里具有其独特的意涵和深受大众喜爱的魅力。

2.水景的构成

水是水景的主体,有静态和动态之分,主要有喷泉、涌泉、瀑布、溪流、湖(池)水等表现形式。

2.1喷泉。喷泉是指水体由下向上喷涌而出的一种水态,也是地下泉水向上喷涌的一种自然形态。这种喷泉形式经过人工长期以来的研究发展,喷头在不断的改进,形成以蒲公英、扇形、半球等代表的水体喷涌形态的千变万化。

2.2涌泉。是模仿自然承压水向上涌动的水景形式,一般是与跌水、溪流等结合使用于循环动态水景营造中,其设计构成是管道、泵和喷嘴。

2.3瀑布跌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造园家把这句大家熟知的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浓缩以后,融入人们的活动空间之中,创造出很多形态各异的人工瀑布。瀑布按其跌落形式分为滑落式、阶梯式、幕布式、丝带式。为了确保瀑布沿墙体、山体平稳滑落,应对落水口处山石作卷边处理,或对墙面作坡面处理。

2.4溪流。古称曲水。现代溪流的形态应根据环境条件、水量、流速、水深、水面宽和所用材料进行合理地设计。溪流分可涉入式和不可涉入式2种。可涉入式溪流的水深应小于0.3 m,以防止儿童溺水,同时水底应做防滑处理;可供儿童嬉水的溪流,应安装水循环和过滤装置。不可涉入式溪流宜种养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生动植物,增强观赏性和趣味性。溪流多为蜿蜒曲折形式,较多地表达为欢快、活泼的内涵。

2.5湖水(池水)。自然的海、河、江、湖、溪,这类水景设计必须服从原有自然生态景观、自然水景线与局部环境水体的空间关系,正确利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形成纵向景观、横向景观和鸟瞰景观。生态水池是适于水下动植物生长,又能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供人观赏的水景。在居住区里的生态水池多饲养观赏鱼虫和习水性植物(鱼草、芦苇、荷花、莲花等),营造动物和植物互生互养的生态环境。

3.植物

我國园林设计中主张水边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之感,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可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二是驳岸的植物配置。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主导作用。

4.水上(边)建筑

设计首先考虑建筑的实用功能,其次是建筑的外观,应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

4.1景桥。景桥是跨越水体的一种景观构造,在自然水景和人工水景中都具有不可缺少的景观作用,其功能作用主要有:形成交通跨越点;横向分割河流和水面空间;形成地区标志物和视线集合点;眺望河流和水面的良好观景场所。景桥分为钢制桥、混凝土桥、拱桥、原木桥、锯材木桥、仿木桥、吊桥等。现代的居住区一般以木桥、仿木桥和石拱桥为主,体量不宜过大,应追求自然简洁,精工细做。木栈道也是水上跨越结构的一种形式,

4.2榭、舫、廊。榭,水边建筑,人们在此倚栏赏景,建筑上的舫是指水边的一种建筑,在园林湖泊的水边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舫建在水边,一般是两面或三面临水,其余面与陆地相连,最好是四面临水,其一侧设有平桥与湖岸相连,有仿跳板之意。其立于水中,又与岸边环境相联系,使空间得到了延伸,具有富于变化的联系方式,即可以突出主题,又能进一步表达设计意图。廊是建筑物的柱间,有的还设有栏杆,其地面是桥面,下部是水,柱下设墩置于水中,廊水交融,和谐得体。廊一般较长,为弯曲而又有些起伏状,十分动人。

5.声

“声”则是水声,展现的是水体的听觉美,既包括汹涌的波涛声,也包括潺潺的溪流声,配以鸟语蛙鸣,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是将“声”这一元素直接运用到水景当中,使其成为水景的一部分,如音乐喷泉中的背景音乐。所谓的音乐喷泉,其原理是将音乐的不同频率经单片机处理送到变频电机的控制端,使电机转速随音乐的音调、节奏、和强弱变化,水泵的压力随之变化,喷岀的水就有了高低变化,这样就出现了随着音乐节奏而跳动的美妙景观。

结束语

在设计水景时,不要忽略了水的功能性。最早的住宅临水而建,也就是为了取水、用水的方便。对景观水体实际功能的挖掘利用,合理引导水景中水的功能性回归,不但可以促进水景的观赏价值,还可以优化水景效果,达到生态、环保、节水目的。这方面的设计包括将雨水收集、存放系统与景观水体相结合,小区中水回用系统与景观水体相结合等。在设计水景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特别是在一些缺水城市开发以水为主题的景观就要从改善生态效果考虑。作为景观主题元素的水,其来源、水质保证等都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吉.试谈水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J].科技经济市场,2009(7):123-124.

[2] 蔡小红.谈谈园林中水景的设计和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7):88.

[3] 潘小利.浅析几种水景景观[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09(3):9-11.

[4] 詹姆士·埃里森.Water In The Garden园林水景[M].姜怡,姜欣,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6-30.

[5] 熊文愈.山石在园林中的应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0-46.

作者简介:杨森,性别男,民族汉,出生日期1983、12、13

猜你喜欢
园林规划水景设计方法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
天音水景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探讨
细节处理在园林规划与施工中的探讨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