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景在城市广场景观中的意义

2016-05-30 08:35张伞铭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态环保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景观空间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环境景观规划也越显重要,特别是城市景观中的广场景观更是重中之重,成为近些年来设计者、居住者们瞩目的焦点。一个城市的广场景观设计的优劣会影响到整个城市未来规划发展和生态环境,影响到这个城市未来景观的旅游开发。因为广场景观文化是一个城市人文、历史文化特色和未来发展趋向的具体体现,是大众聚集和交流的开放性的活动中心。广场景观中的树景能起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体现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和审美特点;促进生态环保,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意义;增强空中绿化或立体绿化效果。但现有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对树景的运用少之又少。

关键词:树景;传统景观文化;生态环保;空中绿化

1.体现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和审美特点

城市广场被视为“城市的客厅”,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也是城市文化历史和民族心理文化的融汇处,代表着这个城市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在儒、道文化的熏陶演绎之下,讲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原则,这一原则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要素之一——花木造景就是这种美学原则的重要体现,其中树的造景尤为重要。花木从入土到萌芽、成株、成景,整个发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变换的动态景观,是一个春天花开、夏日成荫、秋日落叶、冬天积雪的动态变化过程,也是人与自然交流和和谐相处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加上中国式的树景讲求曲直盘旋的“姿态美”,讲求不同树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音韵铿锵的“声响美”,讲求艳阳和冷月下,婆娑的“光影美”,完美地表达着东方审美神韵。广场景观规划中的树景造景就要利用这一点来体现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

我们的广场景观很难在艳阳条件下留住具有“动景”之称的人群。设计者们没有考虑到我们中国人的地域条件和生活习惯,即中国人对待景观中树木的态度。在亚洲,尤其是中国,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取向则完全不同,人们不仅惧怕灼热的阳光,更是喜欢“肤若凝脂”式的美,并且中国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在广场边上的餐厅、咖啡厅或酒吧间里聊天聚会,而是倾向于在户外的荫凉幽静之处闲聊,既增进感情又与自然融合。设计理念应该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利用树景在广场景观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和审美原则:“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树景“虽由人作”却“宛自天开”的审美特点,将造就具有浓重本土特色和东方审美特点的城市广场。

2.促进生态环保,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加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然而随着这种城市化的高度发展,城市人口也迅速增加膨胀,城市环境也急剧恶化。因而城市绿化、促进城市生态环保就显得尤为重要。绿化被各大城市作为解决城市的生态污染的主要武器提上了日程。在人口密度很高的现代城市中,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如柳杉林、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当一座城市的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树木可增加城市空气中的湿度,据有关学者估算,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当城市绿化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的气温可降低0.1摄氏度。同时,树木还有降低城市噪音、减少城市细菌和城市地下蓄水的作用。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8分贝;有树木的城市街道比没有树木的城市的街道大气中含病菌量少80%左右;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这对人口高度集中的现代城市尤为重要。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广场建设中,设计者可以通过增加树景来形成有效的绿色廊道和绿色空间,提高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为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做出生态环境方面的贡献。当然,在我国现有环境条件下,我们不能奢望我国广场景观设计中的树景像闻名于世的美国纽约中心花园那样能对整个城市的气候发挥生态调节功用,完美地保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但笔者希望我们的设计者们在做广场景观设计时也必须把树景的生态价值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价值考虑进去。

3.增强空中绿化或立体绿化效果

近年来,国外的城市绿化已由平面向立体方向发展,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广场的立体绿化还尚未提及。所谓的立体绿化,是指地面绿化、墙体绿化、屋顶绿化的总称。然而笔者认为,我们不能把立体绿化简单地理解为绿化物一定要附着于某种固体建筑物之上,立体绿化景观或空中绿化景观应该有更多的处理方式和表现形式。我国现今的空中绿化还停留在探索屋頂绿化和墙体绿化的俯视和平视的初级阶段,仰视的空中绿化或立体绿化景观还很少。这种具有平视、仰视和俯视的多视角效果相结合的广场景观的表现形式应是我们设计者所倡导的。

结语

树木的空中绿化造景方便易行,效果显着,它完全可以把地面绿化带到三维空间之中,这种绿化格式对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的城市闹市区的广场尤为适用。高低错落、丰富多彩、多视角的树景不仅丰富了游者视线,增加广场景观空间的层次和景深, 以及广场景观的多样性,而且这种延伸于空中的绿化塑景格式还增加了城市广场的绿化面积,减轻了广场绿化的占地之痛,使空中绿化或立体绿化成为一种独具特色风貌的景观艺术和城市或广场的景观特色,是一种广场景观的自然之美,也是技术和艺术的集中体现,独具中国广场景观特色。

本文通过对广场景观设计中的树景的课题研究的设想,与各专业人员共同探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树景的话题,加深对现代化城市景观中的树景设计的理解,以求为美化我们的环境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晓燕,浅谈现代园林设计[J],科技资讯,2007(30)

[2]王蒙,王成义,现代园林综述[J],中国电子商,2009(10)

[3]刘智,现代园林设计的要点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05)

[4]温军鹰,从现代园林设计看中国传统古文化[J],时代文学,

作者简介:张伞铭,性别男,民族汉,出生日期1987、2、10

猜你喜欢
生态环保
浅析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从精神人文主义看儒家生态伦理
基于露天煤矿开采的环境问题及土地复垦分析
宣威市海岱镇生猪养殖的生态环保途径初探
浅谈新农村以天然气为气源的供热方式
佛教善书的生态环保优势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难点与对策
教师教育生态环保课程在幼儿行为形成中的影响分析
浅谈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