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性及其策略

2016-05-30 09:41冀雅辉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节约型节约园林绿化

冀雅辉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如何建设节约型园林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它能够保证我国园林朝着更加节约和生态的方向发展。以下就建设节约型园林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性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实现两型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追求,也是构建园林、人、城市之间和谐关系的必然举措。园林作为我国城市的基础公共设施,起到了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地加强,建设节约型园林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主要是在不影响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功能上减少对现有资源的浪费,节约不可再生能源,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设节约型园林的主要内容

1.节水型园林。

节约用水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园林的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水技术。主要包括:⑴雨水的收集和利用;⑵污水和废水的再生利用;⑶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运用;⑷减少绿地对水资源的消耗浪费。雨水的利用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方法,通过雨水的收集可减少现实生活中水资源的使用,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生活污水、废水的再生利用需要采用净水设备对污水废水进行净化之后才能使用,因此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节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通常有喷灌和滴灌等方法,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用水量,应大力推广;在绿地建设中应尽可能地避免各种造型的修剪,绿地设计采用灌木、乔木等复层结构,尽量减少大面积的色块,可利用覆盖地膜的方法减少水分的流失,采用土工布降低水分的渗透,从而减少绿地对水资源的消耗浪费。

2.节地型园林。

在城市绿化工作中既要保证绿化用地,同时也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利用最小的土地面积达到最大的生态效益,使长期以来的人地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在建设节地型园林的过程中,为了让城市绿化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拓展城市绿量时,应不断改进土地的质量,不断开发其潜能,加强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将环境效益和和生态功能发挥至最大化。节地型园林建设过程中应不断地挖掘每一个可利用土地的用途,包括架空台地的利用、地下空间的利用等。在采用垂直绿化如墙面绿化和屋顶花园建设中应充分地将每一寸可以利用的空间利用起来,在最小的土地中开发出最大的绿化量,保证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达到更好的绿化效果。另外,加强对土地使用面积大绿地面积小的广场建设的控制,从而才能保证有更多的闲置土地用来发展其它领域,达到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3.节土型园林。

种植土和回填土是园林建设中用的最多的,使得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增加,也会给取土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因为这些用土一般是在农村的土地上挖掘而来,而且一般用量很多,势必会给农村的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园林的建设中应该重视节约用土,采取必要的节土措施,以便合理充分地利用。在取土时,应该保证取土区域的地形地貌,保持就地平衡;减少对取土地的大规模改造,尽量将地表土用作种植土。

4.节能型园林。

打造节能型园林,应该减少能源消耗,充分运用自然界的各种资源,比如太阳能、电能、风能等,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将这些自然界赋予给人类的宝贵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在设计园林的照明时就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在园林的建设和维护中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5.节财型园林。

园林绿化工程不仅要考虑生态效益,而且还要考虑经济效益,如果仅为了达到绿化效果而大肆投入资金,虽然生态效益提高了,但是却造成了资金浪费。这样的工程,只是表面工程,却花费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得不偿失。因此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应节约资金成本,根据实际情况对投入成本进行合理规划。很多城市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在园林设计环节中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高价引进外来品种,但是很可能外来品种并不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而本地的物种不仅成本低,适应力强,而且也能体现出当地的文化风貌。因而为了考虑经济效益,多选用本土植物更能体现节财型园林的价值。

三、建设节约型园林的策略分析

1.改进灌溉技术。

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应改进绿地的灌溉技术,以达到更高的水资源利用率,减少绿地对水资源的消耗。滴灌和喷灌技术要灵活结合起来,淘汰传统的漫灌方式,充分利用水资源。由于高温会引起水分快速蒸发流失,因此尽量选择非高温时段进行灌溉。在地面上覆盖地膜是防止水分蒸发的有效途径,另外,应加强节水技术,完善节水设备,充分利用雨水和生活污水、废水,加强循环使用。

2.合理选择和搭配植物。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应该对本土植物多加利用,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气候、地形等因素,多选用易于生长、适应力强、成本低的植物。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栽种,在当地物种的基础上适量引进外来植物。因为每个地方的自然气候和土壤环境不同,植物的适应度也各不相同,因而应该充分考虑外来植物的存活率,在合理利用当地固有资源的同时,丰富品种。充分利用垂直立体空间和地下空间,草坪、灌木、乔木结构搭配要具有合理性,达到生态与美观的统一。

3.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被一旦遭受病虫害,则植被的死亡率就会升高,因此在建设节约型园林中,应该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园林管理人员应该加大对于植物的检疫力度,及时对苗木的规格和质量进行检查,严格控制苗木的来源。养护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养护技能和责任心,以提升园林绿化管理的水平。相关部门应该大量引起专业人才,加大对于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养护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范对植物进行针对性护理。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该选择绿色环保的农药,保护植被,以达到园林的生态平衡。

4.提高园林建设人员的节约意识。

我國资源相对较为匮乏,而且人口较多,因此建设节约型的社会十分必要。然而公民节约意识仍很薄弱,很多群众没有真正认识到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性。因此在思想观念上应该加强人们的节约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节约的工作作风,杜绝人为性的资源浪费行为。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环保标牌、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方式进行环保宣传,加强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法规,提升园林工作人员的节约环保意识,从根本上杜绝浪费型的园林运营模式。

四、结束语

建设节约型园林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建设节约型园林使得我国城市的环境质量得以有效改善,标志着城市的文明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节约型节约园林绿化
节约
节约
节约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节约型园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