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机电工程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2016-05-30 09:41王学森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机电工程机电设备智能化

王学森

一、机电工程发展历程及现状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机电工程大致经历了两个主要时间段:为了配合机电工程技术的发展,我国在80年代成立了专门的机电工程研发小组。除此之外,我国各地还根据实际情况,在各个大学设立机电工程学科,将机电工程作为一项重大的学科来落实和推行,通过机电工程研究人员的培养带动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也正是应为高校人才的培养、专业研究小组的组建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为我國的机电工程项目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国机电工程发展繁荣的第一个黄金时间段。第二个时间段是90年代以来,我国机电工程在原有积累和基础之上迎来又一个黄金期。在这个时间段里,因为电子技术、光学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精密仪器、机器设备等学科领域的繁荣和交叉,为机电工程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为促进机电工程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机电工程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而与此同时,机电工程内部细分的分析、集成以及设计也都开始随着科技进步而逐渐进入智能化时代,并成为一个系统的学科受到各个行业相关专业人士的研究。

二、机电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在机电工程被不断推广,在各个行业都逐渐开始使用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机电工程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制约瓶颈。

1.机电工程技术性人才培养不够

机电工程是一门科学性和系统性要求很强的学科,理所当然地就对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机电工程专业发展迅速,经历时间比较短,所以在短期内造成培养人才的力度跟不上机电工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速度。这两方面正是造成我国机电工程人才短缺的一个主要原因,也为我国机电工程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问题。

2.机电工程技术难以满足所有行业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须要通过机电工程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因为机电工程技术的发展局限,使得有些特殊行业、领域以及一些特殊的部门或者机构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机电处理系统不够微小无法满足需要,缺乏足够的智能性,无法提供广阔的联网技术等等原因造成了很多类型的机电工程无法向社会全面推行,对社会发展速度起到了延缓作用。

3.社会发展对机电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各业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化,从而对机电工程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简单的粗放型机电工程系统已经无法适应所有行业。对于不同的行业,机电工程系统须要因人而异,只有推出量身定制的机电工程系统才能更好更合理地适应各个行业的需求。

三、机电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机电工程的核心是电子电力技术、微电子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其中,微型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更加重要。从整体来看,我国机电工程的发展趋势如下。

1.微型化

在机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微型化发展不再需要进行机械元件与控制部件的区分,而能够实现机械元件与电子零件的完全融合,尤其是CPU、执行结构、传感器等关键部位的集成,能够不断缩小我国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体积,突破我国目前的机电工程的产品特点。目前,我国引进成功研制了一系列微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几何尺寸越来越小,且逐渐朝着微米级和纳米级发展。例如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产品、通讯产品中,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灵敏度高、能耗低等优点,在各行业、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我国仍然面临着超精密技术、微机械技术研发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和问题,加大研发技术,争取尽早突破关键性技术难题。

2.网路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互联网技术逐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在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相关的远程监控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远程控制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开创了我国技术发展的新时期。在机电工程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大大提升机电工程的性能,还能提高机电工程产品的安全性,促进机电工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智能化

在机电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化是机电工程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机电工程“全息”产品的重要特征。智能化指的是对工业机械行为本身进行系统性描述,具有自主决策、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性能。与传统的机电工程相比,机电工程智能化发展应建立在现代机械控制理论基础之上,将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人工智能、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先进的思想方法与技术,借助芯片技术、软件技术和模糊技术等最新研究成果,注重产品的整体性性能。如我国的新型微波技术、自动清洁技术、智能机器人等都进入了初步研发阶段,对产品控制系统进行智能化处理,及时发现产品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产品质量。

4.集中监控化

在机电工程设计中,集中监控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促进我国机电工程的发展。集中监控技术有利于加强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管理,相对于传统的机电设备控制系统而言,集中监控系统在设计时,应考虑系统各部分功能的统一性; 管理时,以中央监控系统为中心,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程管理,当系统的某一部分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排除。在机电工程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因此,应加强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完善机电设备的应用及维护,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使机电设备监控系统朝着集中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5.PLC 技术

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实时控制的数位逻辑控制器,主要具有逻辑控制、数字量智能系统控制、数据采集、模拟量闭环控制及监控功能,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在PLC 技术出现之前,一般要采用成千上万的计数器和继电器,才能组成具有同等功能的自动化系统,随着PLC 技术系统程序不断发展和完善,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要求,编程适合自身需求的程序,以满足不同行业的生产要求。在机电设备的速度控制和运动控制方面,PLC 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高速脉冲输出及接收功能,且配备了相应的传感器和伺服设备。PLC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数字量智能控制,在可编程序终端设备联系应用中,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及显示,方便设备管理人员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以PLC 的自检信号来实现对机电工程系统的监控。同时,PLC 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较强通信功能,从而实现了顺序控制、运动控制、数据处理、闭环过程控制和通信联网等基本使用功能的需求。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机电工程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多样化的问题,只有更好地将解决这些问题,并准确分析出机电工程今后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机电工程机电设备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接地的重要性
土木建筑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分析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发展前景
精细化管理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交通机电工程设计模式创新探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完好率统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