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个体,点燃激情

2016-05-30 09:41谢林秋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同伴教室学科

谢林秋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不仅仅在生活上,在学习上更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原有的知识储备,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在他们求知的道路上给予更多的帮助,让他们始终走在一条充满成功和喜悦的阳光大道上,只有这样,他们求知的激情才能被充分点燃。

一、提炼课程体系

我们要在学校已有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拓展,使课程内容更能彰显学校文化,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更能打动人心。

1.致力于必修课程校本化建设

一本教材,全省乃至全国通用,完全忽视了地域和学生群体的差异性,这些年来,我们始终觉得有些教材中的有些知识板块与我们学生的实际存在脱钩,使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激情在一定程度上受挫。因此,在原有课程基础上进行修订、整合,重视校本作业的编订,加强考试研究和限定性选修模块的研究,初步形成有学校特色、学科特点的学考课程、选考课程的校本化教学设计、讲义、教材,并制定必要的评价机制等工作,将成为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

2.致力于选修课程质的提高

集中精力修订原有的校本教材,编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修养。譬如可联系必修课中的文本《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雷雨》等,编出戏剧欣赏和表演方面的教材,还可请广电传媒专家、地方戏剧专家来校指导,如何欣赏戏剧表演艺术、戏剧鉴赏表现手法,甚至指导表演等。也可以联系地方生活特色,编写《手工草编》、《现代家政》等教材,更可以联系学校招飞基地、跆拳道和心理健康特色教育,编写一系列教材。同时,我们引进学生职业倾向测试、科学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科学选择符合职业倾向特点的选修课程;引进技能类人才,加大艺术类、体育类、外语类和高职院校类考生的选修课程设置安排,努力做到选修课程的多样化和学生发展多元匹配。

二、扩大选课走班机会

只有当一个学生在高端数学里感受到智力的挑战,在科学探究实验中享受到不尽的乐趣,在戏剧课的舞台上认可了自己的领导韬略,他们才有可能萌生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因此我们要尽力提供资源,尽量满足学生的选课,分类分层教学。

1.建设学科教室

农村普通中学实施走班教学,资源不足的现实摆在面前,但学校大量的教学资源无法进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着天壤之别的学科却用着完全相同的教学模式,所有的学科教学都面对着同样空洞苍白的教学环境,这样违背规律必然成为常态,单调、无聊、低效、枯燥也一定是这种学习生态的必然特征。我们强调环境的教育功能,但我们试图打扮这间房子,不伦不类却成为它的重要特征,只好让大批口号横行。现在部分省份的学校已开始重视学科教室的建设,我们要腾出空间和财力,让部分有能力的学科开始建设学科教室,完全按照学科学习的需要配置资源,依照学科学习的规律装点环境,彰显学术和专业,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手脑并用、听说并重,当需要用枪時就用枪,当需要用棍是就用棍,学习生态自然平衡而和谐。

2.改变行政自修模式

学校根据高三尖子生的要求,延长了晚自习时间,学生学习劲头足;过了一个阶段,申请延长自习时间的同学增加了,并提出选择自修地点,几个月下来,9:40后高三段教室洋溢着静谧、梦想、追求。所以我们可以设想相约于同一间教室的学生,有的因为相同的志趣,有的因为共同的目标,有的因为相互合作,有的因为需要比肩竞争,他们因为各种缘由走到一起,就会创造出相互影响的教育环境。本来的受教育者不自觉间成为一种创造学习氛围的教育资源。所以我们要改变学生行政班自修模式,给学生选择的机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评价机制。当然改变必然会给管理带来阵痛,可我们相信那是符合学生发展利益的。

三、精心打造物质文化

美丽的校园就像一幅画,能让人感到心情舒畅,也陶冶着学生的心灵。农村传统学校环境改造任重而道远。我们不仅要从校园标语、花草树木、展示牌、宣传橱窗、提醒语等细节做起,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不断完善师生学习生活的教室、寝室、活动场地等基础设施,还要不断提升特色教育的品质,努力给学生营造“精致、典雅、明亮、怡人”的环境文化,让“礼义廉耻,百折不挠”、“以礼始、以礼终”的跆拳道文化和“助人自助?共同成长”的同伴心理辅导盛开心花,给学生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陶冶,让学校成为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四、拓宽自由创造空间

1.开放自由教育

人生在世,当然不游离于集体,但学生未来的生活状态特立独行的时候更多,许多时候需要独立思考、自我判断、躬行亲知,个体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个世界才会安全。不特意排队入场集会;尽量放手选课;每学年拿出一周开放,不布置作业,由学生自由支配,但必须有自我规划;晚上作息时间自由选择延长;开放更多的的功能教室自习;自由选择奖品和运动会的出场顺序; 校长或老师的社会活动可以成为学生的课程;坚持外出游学,培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2.生长学生的想法

现在有网络平台、老师、各处室、校长信箱等渠道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我们有职责帮学生解决问题,但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例如高三是否延长晚自习时间、体育馆开放规定和社团矛盾、寝室脸盆架样式、班级和学校的活动策划等均由学生自己解决;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资源配置方案设计、招投标等,学生参与或组织;设立“雅议”奖奖励学生想法;主体性强的校务会邀请学生参加讨论、审议;加大学生调查和教学评价范围;课堂强调激励,强调学生获得感。

3.结识同伴

不断推进学生的社会化,学会生存。生活在社会里,不是仅靠知识就行,甚至能力也是不够的,我们不能忽视志趣相投、鼎力相助的同伴,在沧海横流中搏击风浪的同伴。将学生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伴列为自己的使命。关注教室里座位的排定方式、戏剧表演搭配;夜自修允许同年段走班;设置同伴日等等。

五、提升活动品味

学校定期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社团实践、志愿者活动、成人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同伴日、感恩节、教师节、动员大会、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红五月、两宜评比、读书活动、征文评比,邀请学生座谈、与学生商议他们关心的事情(如校服制作、食堂餐饮、教师教学评价等),等等这些,让学生在充分施展才华、锻炼身心、提高审美、陶冶情操的同时,逐渐感受到学校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他们的发展而努力的,他们就是这个学校的主人,从而产生一种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只要他们在内心深处认同学校这个大家庭,他们在这里的生活就会过得轻松,学习就会愉快。

怀揣对新课程新高考的期待与憧憬,面向个体,点燃激情,我们将会看到学生像春天里的树,都蓬勃,他们尽情融入学校文化,种种素质自然成长,讲究公德,热爱生命,有健康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学习习惯,梦想并不遥远。

猜你喜欢
同伴教室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313”教室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寻找失散的同伴
“超学科”来啦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