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2016-05-30 10:48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1期
关键词:入学率随班城乡

国务院决定从2016年起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国务院于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完善机制、城乡一体;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创新管理、推进改革;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是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中央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执行。免费教科书资金,国家规定课程由中央全额承担。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分担。二是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中央统一确定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并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和北方取暖地区学校补助水平。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西部地区及中部地区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县(市、区)为8:2,中部其他地区为6:4,东部地区为5:5。三是巩固完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支持农村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城市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由地方建立,所需经费由地方承担。四是巩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中央继续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通知》明确,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以后年度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摘自“教育部网站”)

我国教育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世界上的位置明显提升,已跨入中等偏上行列。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在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中处于领先位置,教育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相对于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发展中人口大国,教育发展的比较优势越发明显,显著提升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国际地位,也为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形成重要基础。教育部提供的《各级教育毛入学率国际比较表》显示,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2014年达到70.5%,比2009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提前6年实现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达到70%”的目标,高于中高收入国家69.2%的平均水平;义务教育在2011年全面实现“两基”,在全球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2014年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8%,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3.5%,普及率均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6.5%,超出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近11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摘自《人民日报》)

全国基础教育装备工作会议召开

11月30日,全国基础教育装备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同志提出,“十三五”期间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做好配备工作。健全装备标准,完善教育装备分类标准、配备标准、质量标准,鼓励各地健全本地标准。加强设施建设,统筹中央和地方与教育装备相关的资金和项目,科学配置装备,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需要。二是提升管理水平。健全区域内教育装备集中采购工作体系与机制、技术规范和专业规程,确保采购质量。构建质量体系,建立教育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学校的科学实验和论证机制,建设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三是推动全面应用。服务教育教学,推动教育装备在学科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推行实验室、专用教室全天向学生开放。提高教师水平,加强教师应用技能培训,开展教育装备应用与学科教学教研活动,推动实验管理、实验教学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把教育装备经常地、全面地用起来,宁肯用坏、不能放坏。四是增强创新能力。全方位推动基础教育装备领域的科学研究。探索社会联动,引导各方重视装备工作,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促进产品质量、生产采购等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推动开放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作用,鼓勵社会力量参与教育装备工作,推动教育装备对外开放合作。(摘自“教育部网站”)

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要向融合教育转型

11月21日,在岭南师范学院举办的海峡两岸特殊教育论坛高端论坛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副会长邓猛教授认为,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要推进从随班就读到同班就读再到融合教育的转型。邓猛指出,随班就读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普及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的产物。他认为,从随班就读到同班就读是全纳教育本土化的必然诉求,同班就读是我国对融合教育理论的中国式回应与探索,特殊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彻底告别隔离的、等级制教育体系,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真正融合成为统一的教育体系。来自台湾的特殊教授专家、岭南师范学院特教系主任吴武典教授以台湾特殊教育为例,强调了特殊教育的均等性与公平性。他认为“有教无类”,对每一位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不但要“零拒绝”,而且都要给予“适性的教育”,并充分发挥其潜能。

(摘自《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入学率随班城乡
2020年我国在校生2.89亿人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从小学入学率和师生比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特点
我国随班就读政策演变与发展
——基于“渐进主义模式”的分析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全世界都在扩招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总编数据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