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支架策略,促进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

2016-05-30 06:00卢云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1期
关键词:词汇学习者支架

卢云

支架理论的基础是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吉姆·斯克里温纳(Jim Scrivener)在其著作“Learning Teaching”中对支架scaffolding的表述是“语言熟练掌握者通过鼓励和提供利于对话的元素,帮助语言能力较弱一方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在教学中为学习者搭建支架,可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内化和建构,帮助语言学习者在对话中能顺利表达自己的思想,发展语用能力。语用能力强调“语境”和“意义”,是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合理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沟通的能力。要发展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不仅要从增加语言知识着手,还要关注思维的发展和对目的语族群文化的理解。前段时间我参加了2015年广东省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语言村培训,以此为例谈谈运用支架策略促进语用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一、运用支架策略促进语言知识积累

厚实的语言知识基础是语用能力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语音语调准确,词汇习语丰富,句型语法规范,有利于交流的顺利进行。此次培训的主要目的之一也在于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进一步扩展参训教师的语言知识。在培训过程中,教师搭建“认知支架”,帮助学习者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拓展其语言知识的积累。

无论是在“词汇搜寻(word search)”“耳语接力(whisper relay)”等词汇扩展活动,或是“超级英雄(superhero)”“童话创编(fairytales show)”等听说活动中,英方教师都巧妙运用这一支架策略,不露痕迹地训练学员们的语音语调,扩大词汇,纠正语法错误等。在第一天的课程中,教师要求全班学员介绍彼此姓名,并围成圆圈,每一位学员重复圈内之前已做介绍学员的姓名,最后一人则要记住整队人的名字。这个游戏常用作破冰,但英方教师Edward让学员每人加上与名字首字母相同的形容词,把简单的破冰游戏升级为形容词汇扩展练习。分组后,学员们先进行第一轮姓名介绍,然后开始形容词头脑风暴。学员Jessica想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可用在名字之前,老师为她搭建支架:“You look happy, and your happy smile brings me joy.”在老师的启发中,学员原有储备词汇joy和joyful在这个场景中生动地进入了大家的视域,语言知识借由情境成为新的认知。在后來的活动中,这位学员微笑着向大家介绍自己是joyful Jessica。直到培训结束,大家都还深刻地记得这一活动中的形容词汇及其丰富美好的内涵。

二、运用支架策略提升思维能力发展

现代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种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而且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显表现,它既是交际的首要手段,更是思维的工具。尤其在语用方面,具体情境下语言背后的意义需要人们靠思维去解读,再做出合乎情境的、得体的选择,从而保证沟通和交流的顺畅。“能力迁移支架”能促进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不断展开思维活动,激活认知,进入新高度,发展新能力。

英方老师在培训中经常组织小组合作活动,组合小组的方法也常常变化。在各种不同的组合里,学员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伙伴,产生语言交流信息差,并引发思维的碰撞。其中一次小组活动是“意粉搭建(spaghetti construction)”比赛。组员依靠有限的材料,尽可能搭建高的框架模型,并要通过载重量测试,最后向其他组进行模型结构的完整介绍和阐述。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各组员在搭建框架之前先进行思考,聆听彼此的建议,反复沟通,在搭建完成后对作品进行详细的描述,对搭建思路进行阐述。当小组沟通卡顿、交流不畅时,外教老师提供的支架直指思维:“What structur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stable and strong? How can you make your structure hold more weight? Think before you move.”提醒学员在行动之前需要细致思考,从结构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各组在此次活动中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充分讨论,最后在阐述和展示时所运用的语言词汇丰富、逻辑清晰,效果极佳,出乎大家的意料。其他如“快速辩论(speed debate)”、“超级英雄(superhero)”等活动,学员们在组内交流过程中都得到英方教师在思维方面开放式的点拨,激发学员的认知,引导更深入的思考和多角度的讨论交流,进一步促进语用能力。

三、运用支架策略加深异域文化理解

语用能力强调语言的得体性,为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应注意避免语用失误。语用失误并非因为语言错误造成的理解沟通失误,而是因为语言使用者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违背了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发展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时,必须重视加深对英语主流国家文化的理解。在学习理解文化时为学习者搭建“情感支架”,调动培养其学习异域文化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其学习积极性,都有助于学习者最终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并在今后的交际中主动避免“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提高语用能力。

在培训活动中,英方教师组织了多场文化学习活动,如“疯狂习语(crazy idioms)”“英国简史(brief British history introduction)”“舞动精彩(funny dances)”“电影赏评(movie review)”等。注意搭建情感支架,让学员走进英国,从经济、历史、政治、生活等多层面去理解感悟其文化。全班观看完电影“Paddington”后,老师要求各小组讨论并撰写影评。任务虽然简单,但老师很注重引导小组留意影片中的文化细节,如影片主角“帕丁顿小熊(Paddington bear)”的乘车趣事,片中伦敦市的标志性建筑和景点,人物的服饰、习惯动作及语言笑料等。经过老师的引导,学员们发现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电影,其中蕴含了很深刻的主题,即“理解、包容和接纳”。支架策略在此处的运用,让学员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异域文化,并促进其在随后的影评和综述活动中,选择了更为宽容、积极的语汇表达其观影感受。

在语言村项目培训的过程中,英方教师正是结合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和培训目标,通过为学员搭建“认知支架”“能力迁移支架”和“情感支架”的教学策略,帮助学员丰富积累语言知识,提高在交流中的思辨能力,加深文化认同和理解,达到加强语用意识、发展语用能力的目的。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促进小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或也可从语言层面、思维发展和文化理解等方面,运用“支架策略”,通过搭建支架的方法,引导学生先建立概念框架,进入语言的情境,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沿着概念框架探索,逐步攀升,最终完成对学习活动中主要知识的构建和语用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词汇学习者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