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班集体

2016-05-30 06:00罗敏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1期
关键词:班集体班级班主任

罗敏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班主任工作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只有用心去领会、摸索,才能开创性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这也是时代对我们班主任的要求。这其中,制定和确立班级管理制度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引导、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和行为习惯,更为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是学生的行为准则。学生“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逐渐养成优良的个人习惯,有判断是非并独立行事的能力,以及对周围事物做出明智选择的能力。

一、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1. 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让学生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我曾带过一个基础很差的班,刚开始的一个星期,学生上课不听,下课打闹,作业不交,卫生不做,毫无集体荣誉感可言。查找原因,大都是破罐破摔,没有学习目标,对自己缺乏信心。针对此情况,我找同学谈心,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以此为起点,迈好高中第一步,确定第一个目标,塑造一个新的我。经过努力,他们不仅达到了这个目标,班集体在毕业时还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2. 时代要求民主,班级管理更应体现民主。这首先要让学生建立“班级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信念。班集体建设关键在于班委会的组建。在班会上,我明确指出合格班干部的条件:能成为全班其他同学的榜样,在学习生活中能起到表率作用;热心班级工作,为班级服务有激情和责任心。然后对每位班干部的分工进行详细说明,要求各尽其责,每一位班委在第一个月内能认识班上所有同学,并能和每一位同学有至少一次的交流和接触。适宜的班级制度,应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前提,这就需要班主任认真调查、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生活阅历等实际情况,并提出个人见解和基本管理要求,也就是最低限度的行为准则,交班委会及全体学生讨论、表决、通过,赞同的作为规定,反对的记录下来,采取折中态度试行。这样,不仅可以完善班级制度,也可使学生的言行得到最低限度的约束,从而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透明度,还可以使班主任细致入微的掌握本班情况。接着要完善规章制度,进行量化考核。按学校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平时由班长、副班长、团支书做好班里的各事项记录,每月统计一次,并由纪律委员登记班里每天的纪律情况,每星期考核一次,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罚。同时,我把学生各项德育考评作为年终评优的重要条件,强化学生道德行为的规范,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3. 民主的班级制度,需要民主的班级氛围。我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制”。一级管理:六名班委,负责全班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二级管理:大组长和小组长,分管各组的学习和卫生。三级管理:科代表,负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及时辅助任课老师的工作。四级管理:职责长,负责班内各项小范圍工作,如“灯长”“空调长”“窗帘长”“门长”“窗长”等,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都是班内小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

4. 班级制度是民主、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更是师生之间的协定、诺言。一个制度能否被遵守,关键要看是否能做到奖惩分明、惩治有度。班主任应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班干部和优秀学生,也不能侮辱和打击后进学生,还要因人而异地进行处理。例如:学生对作业敷衍了事,班主任对班干部优秀生要严格要求,而对后进生要以指正为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单亲家庭和厌学的学生,以教育为主,批评为辅,指导其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则要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主任还要把握好分寸,言辞得当,刚柔并济。无论学生违反了哪项规定,都应尊重学生、循循善诱,问清原因,让学生有说话的机会,使之讲清事实真相,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好每一件事。

5. 班级制度应有预见性和推测性。班主任可根据经验提出可能发生或偶然发生的范例,供学生讨论并拟订下来,防患于未然。班主任要做一个高明的向导,有预见性地提出各种问题,提醒学生预防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制定相关制度,这样又给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和学生间的纠纷矛盾时提供了依据。

二、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高一新入学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的不同班级,彼此之间比较陌生。作为班主任,我的首要任务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团结友好、相互信任的班集体,让每位同学尽快融入这个新的集体中。

1. 军训是磨练学生意志的大课堂。短短一周的军训生活,给全体师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通过这次活动,也让班级更团结向上,凝聚力更强大,同学们都能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主人,处处为班级着想,关心爱护其他同学。班级气氛融洽、和谐,真正成为了一个大家庭。

2. 开展宣传活动。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让学生自己出好宣传栏、布置公布栏。宣传栏、公布栏是班级宣传、舆论阵地,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放手让学生干。当然也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办报中探索。在保证基调积极的前提下,宣传栏内容会更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学生参与了,张扬了个性。除了做好学校要求的公布通知、考勤等的布告栏,板报组的同学还提出重新布置“知识共享”一角,及时公布老师讲解的题目的答案,或是分享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试卷、解题技巧等,进行知识更新。

3.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构建知识系统。我号召学生自己探索合适的学习方法,并利用班会课,请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经常交流总结各学科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总结成功和失败,多与科任老师交流,从老师那里获得有关学科学习的窍门,多和同学交流,扬彼之长,补其所短。

4. 做细致的班主任工作,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每次在家长会上,我都详细地介绍班里的各种情况,汇报大考成绩,表彰部分进步较大的同及成绩前十名的同学,及时提出班里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家长们探讨解决方案,同时向家长们提出要求,尽量监督子女的学习,关爱他们的成长。

三、培养班集体向心力

1. 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我接手过一个高二的班,学风很浓,凝聚力强,学生都有较远大的理想,可是傲气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课室里的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同学们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了身边发生的小事所造成的危害,提议成立一个志愿团,定期为学校、社会做好事,后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 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每日、每次评比,每次竞赛和活动,如果班主任都表现得较为关注,学生也会在其影响下,自觉地关心班集体的荣辱得失。另外,班主任作为班级一员,不能高高在上,只要有机会就应该参加班级活动,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 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使之为人人参与、大家关心且富有生机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有所收获。教育活动需要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来确定。组织活动要有匠心,班主任要“勤思”“敢创”,使班级活动富有新意,别具一格。比如,开展传统的主题班会时,要不断引入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内容。

4. 班主任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心理差距是班集体荣誉感、向心力形成的大敌,会削弱班主任在班级的分量。班主任虽然也做过学生,但此一时,彼一时,我们应该根据教育对象的时代和心理特征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强求学生向着我们的“过去时”的心理趋向靠近。

猜你喜欢
班集体班级班主任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