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2016-06-03 09:51段晓莉赵苏云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521医院功能科陕西西安710065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穆 研,段晓莉,赵苏云(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521医院功能科,陕西西安710065)



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穆研,段晓莉,赵苏云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521医院功能科,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川崎病(Kauasaki disease,KD)冠状动脉扩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4月明确诊断的KD患儿42例,观察超声心动图特点,重点观察左右冠状动脉改变。结果:42例中,冠状动脉病变18例,其中3例单纯右冠状动脉扩张,8例单纯左冠状动脉扩张,5例左右冠状动脉同时扩张,1例发生冠状动脉瘤,1例冠状动脉狭窄;经治疗轻度扩张的冠状动脉较易恢复正常,1例冠状动脉狭窄持续存在。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观察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内径、形态及其血流情况,对KD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减轻冠状动脉损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冠状动脉扩张;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临床表现以急性发热、皮肤黏膜损害和淋巴结肿大为特点的全身血管炎症[1],全身微小血管均可受累。对心脏的损害已成为儿童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的病因之一,也是小儿时期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可引起多种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如心肌炎、心包炎、心脏瓣膜病及冠状动脉病变[2-3]。现收集我院临床确诊的42例KD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2例均符合日本KD委员会的诊断标准,男22例,女20例;年龄7个月~12岁,平均(4.2±2.3)岁。患儿多表现为发热、嘴唇皲裂、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多呈阳性。急性期患儿每周复查1次超声心动图,出院后随访6个月~3年。

1.2仪器与方法采用GE-VV7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 MHz。患儿取仰卧位,不合作者可采用6%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镇静。常规扫查心脏各切面,重点观察心脏大小、形态,瓣膜形态,心功能,是否有心包积液,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瓣膜反流。将探头置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利用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冠状动脉的起源、主干、内径及走行,观察冠状动脉的内膜情况、内壁是否光滑,有无扩张、狭窄或冠状动脉瘤形成。

1.3诊断标准[4]冠状动脉扩张:内径3~4 mm,0.16<冠状动脉内径/主动脉内径(CA/AO)<0.3;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主干内径4~8 mm,前降支或回旋支内径≥3 mm,0.3≤CA/AO<0.6;巨大冠状动脉瘤:内径>8 mm,CA/AO≥0.6。

2 结果

本组42例KD患儿中,冠状动脉病变18例。18例中3例为右冠状动脉扩张,管腔内径2.5~4.1 mm(图1);左冠状动脉扩张8例,以冠脉起始处扩张为主,部分累及左前降支,管腔内径2.7~5.4 mm(图2),内膜不光滑;5例为左右冠状动脉扩张;1例冠状动脉起始处内径3.2 mm,远端呈瘤样扩张,内径8.0 mm,内见一2.3 mm×3.5 mm的斑块样强回声,为血栓形成;1例冠状动脉狭窄,左冠状动脉内径1.2 mm,呈串珠样改变。18例中,2例合并少量心包积液,12例合并二尖瓣反流,1例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经临床对症治疗,出院后6个月~3年随访复查,12例扩张的冠状动脉恢复正常;管壁粗糙不光滑4例;冠状动脉瘤直径从8.0 mm缩至4.2 mm,血栓消失;冠状动脉狭窄者持续存在,管壁内膜粗糙,回声增强,呈串珠样改变。6例二尖瓣反流消失。

3 讨论

3.1概述KD是一种全身中小动脉系统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诊性疾病[5],婴儿期高发。其病理基础为血管炎,主要累及全身中小型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炎在急性期后持续存在,是导致血管内膜纤维增生、血管狭窄、冠状动脉瘤产生的主要原因[6]。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报道本病[7]。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因多认为与感染和特异性免疫有关。病理表现为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早期为微血管炎,2周后多表现为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当累及冠状动脉时,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以起始处扩张为主,内壁粗糙不光滑,多伴有钙化、肉芽组织增生;累及心脏时表现为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当合并冠状动脉内血栓时,可造成局部心肌供血不足或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管壁瘢痕化,内膜增厚、钙化,可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痉挛,导致缺血性心脏病。KD已成为我国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当血栓栓塞引起心肌梗死时,可致猝死。因此,川崎病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8]。

3.2超声诊断价值KD发病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X线胸片及心电图多无特异性表现。KD多发生于儿童,冠状动脉造影创伤大,不利于临床广泛应用。而超声心动图检查创伤小,可重复性强,能动态观察冠状动脉扩张及其演变过程,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9-10]。心脏超高速CT或MRI检查虽有助于诊断,但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限[11]。因此,超声心动图是临床首选的检查手段。由于儿童胸壁较成年人薄、透声条件较好,大部分患儿可获得满意的图像[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本病时,对冠状动脉的观察需多切面探查,其中以胸骨旁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显示冠状动脉起始端最清楚。正常的冠状动脉二维图像为2条平行线,KD损害冠状动脉时多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多以起始处扩张为主,部分累及冠状动脉分支,扩张的冠状动脉内膜增厚增强且管壁不光滑,中晚期可出现瘤样或串珠样改变,部分扩张的冠状动脉内可见血栓形成,有些晚期患者可表现为冠状动脉内径变小,如2条管壁回声不规则、不对称或回声中断等提示冠状动脉狭窄和阻断[13-14]。本病可合并心包积液、二尖瓣反流及心肌炎等。本组发现冠状动脉病变18例,其中16例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管腔内径2.5~4.0 mm,内膜不光滑;1例形成巨大冠状动脉瘤,内径8.0 mm,并见血栓形成;1例冠状动脉狭窄。部分伴有二尖瓣反流及心包积液等。

综上所述,临床疑似KD的患儿应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筛查,其可提供直观的冠状动脉图像,对冠脉血管内壁及内膜的厚度、斑块的形态等均能清晰显示,且价格低廉、可重复操作,是KD诊断及治疗随访的最佳检查方法[15]。

图1 女,3岁8个月,右冠状动脉扩张,内径约4.1 mm 图2男,3岁,左冠状动脉扩张,较宽处约5.4 mm,内壁光滑

[参考文献]

[1]赵辉,张红艳,陈丽波.超声对小儿川崎病患儿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12):113-114.

[2]Nakamura Y,Yanagawa H,Ojima T,et al. Cardiac sequelae of Kawasaki disease among recurrent cases[J]. Arch Dis Child,2008,78:163-165.

[3]刘江泽,罗素群,廖丽萍,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7):332.

[4]王新房.超声心动图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26.

[5]朱通球,张晓桂,刘勇,等.川崎病患儿心电图改变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3):514-515.

[6]曾国英.川崎病并发心血管损害的病理机制和超声心动图检测[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11,28(2):72-74.

[7]谷慧慧,张瑞华,左卞京.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研究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5):79-80.

[8]闵杰青,高虹,李雪娇.婴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随访及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4):281-282.

[9]梁翔常.川崎病的心血管改变及其防治[J].临床儿科杂志,1991,9(1):28-30.

[10]杨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瘤[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1):265-266.

[11]吴雪梅,李长武.川崎病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其元气追踪的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20(5):95.

[12]赵毅兰,李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94例分析[J].广西医学,2006,28(5):645-647.

[13]龚方戚,白石裕比湖,桃井真理子.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随访及超声与造影的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0):634-635.

[14]梁海南,熊奕,吴本清,等.非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的超声改变[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11):853-854.

[15]林其珊,王爱军,孙斌,等.超声心动图探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0,3(6):443-444.

收稿日期(2015-12-29)

[通信作者]穆研,E-mail:3103686705@qq.com。

DOI:10.3969/j.issn.1672-0512.2016.03.028

猜你喜欢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慢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上腹部横切面在产前超声诊断心房异构综合征中的价值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