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合一话养生

2016-06-06 22:24丁树栋
家庭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养神精血形神

丁树栋

中医养生方法很多,但从其本质上来看,不外乎“养神”与“养形”,即“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这两者是“形神合一”对立统一规律在养生学中的运用,可以使人达到“形与神俱,颐养天年”之目的。

形神合一宜共养

“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为现代科学进一步弄清生命的本质,提供了可贵的帮助。

“形神合一”是指心理与生理、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形”是指形体,包括肌肉、筋骨、脏腑、血脉等,这些组织器官是物质基础;“神”是指情志、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功能和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辨证关系。神生于形,依附于形而存在;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为形的主宰。

现代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并不是人类情绪变化的唯一刺激因素,自然现象的变化同样可以引起情绪方面的变化,如四时交替、月之圆缺以及颜色、气味、声音、食物等,进而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这就说明了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是能够互相转化、相互影响和有机统一的。形神共养就是说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形体健壮,精神充足,相辅相成,才能使人健康长寿。

守神全形以调神为第一要务

人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相应的精神活动(意识、思维、情感等)的协调统一,都是在“心神”主导作用下完成的。神明则形安,所以中医的养生观以“调神”为第一要务。

调神养生的内容很丰富,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例如清静养神是使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减少物欲,调畅情志,协调七情活动,使之平和不过极;四气调神是顺应一年四季阴阳之变化,调养精神,使精神活动和五脏四时阴阳关系相协调;气功养神是通过对身、心、息的调节,对精神、脏腑进行锻炼;节欲养神是说纵欲过度会伤精耗神,节欲可以保精全神;修性怡神是指通过有意义的活动,如绘画、练书法、听音乐等,让精神有所寄托,并能陶冶情操,起到移情养性强身的作用。

保形全神重在保养精血

形体是生命赖以存在的基础,有生命才能产生精神活动以及生理功能。张景岳说“形伤则神气为之消”,强调神依附形而存在,形盛则神盛,形衰则神衰,若形体衰亡,生命自然终了。人的形体要不断地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的物质,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保形”的重点是保养精血。《景岳全书》说:“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若阳气虚损,就要温补阳气;阴气不足,就要滋养精血。

保养身体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有节,劳逸要适度,要避免外邪侵袭,坚持体育锻炼等,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药养、食养也是保养形体的方式,不可偏废。

猜你喜欢
养神精血形神
养生的最高境界
要重视清静养神
蔡连香从“精血”理论辨治妇科疾病的特色
形神之间 浅谈古代人物故事画的发展历程
景岳全书明·张介宾
形神是中医辨证要素的首要元素——中医辨证常用20个基本要素与形神的关系